在人工智能(AI)技术日新月异的2025年,DeepSeek的崛起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不仅掀起了AI领域的滔天巨浪,还加速了互联网巨头们的战略分化与重新布局。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三大行业领航者,纷纷将DeepSeek融入其核心产品,以期在这场AI革命中抢占先机。
腾讯,依托其庞大的社交生态,率先在微信搜一搜中引入了DeepSeek R1模型。这一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微信搜索的精准度,还通过结合聊天记录和公众号内容,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搜索体验。微信,这个拥有13.82亿月活跃用户的超级平台,正逐步演变为一个10亿级的AI搜索入口。腾讯的策略,即利用开源模型强化其核心场景,从而迅速从大模型追随者转变为生态整合者,这一战略转变无疑为腾讯在AI领域的布局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阿里巴巴,则选择了双线作战的策略,一方面在AI技术基建上持续发力,其旗下“通义千问”开源模型的衍生模型数量已突破9万个,阿里云PAI也支持了一键部署DeepSeek,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了更加定制化的服务。另一方面,阿里在硬件和商业重构上同样不遗余力,与苹果的合作、1688搭建的“生意大模型”、闲鱼作为AI技术试验场,以及钉钉支持用户构建基于DeepSeek的AI助理,都彰显了阿里在AI领域的全面布局和高调姿态。阿里正逐步从电商平台转型为“数字基建承包商”,AI技术成为其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相比之下,百度在接入DeepSeek的过程中显得更为谨慎。面对字节等竞争对手的崛起,以及DeepSeek开源后带来的开发者生态红利,百度开始调整其战略方向。百度CEO李彦宏曾提出的“闭源优于开源”观点,在DeepSeek的冲击下被重新审视,百度最终决定于6月30日正式开源其文心大模型4.5系列。这一决策不仅有助于百度重建开发者生态,还为其在AI领域的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百度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已超15亿,这一数字背后是百度在AI技术上的不断迭代与升级。
在AI技术的推动下,百度的核心业务也迎来了转型的阵痛期。尽管百度在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但人工智能云业务的加速增长成为其亮点之一。非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长18%,其中人工智能云业务同比增长2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百度文心一言的日API调用量从5000万激增至16.5亿,也充分说明了其市场需求的旺盛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同样值得关注。自2013年以来,百度已投入1500亿元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积累了超1亿公里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并拥有超过5000项自动驾驶专利。随着中高阶智驾市场的逐步打开,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有望成为其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开源浪潮的推动下,百度正站在技术积淀与战略转型的十字路口。面对腾讯、阿里等竞争对手的生态升级,百度需要依托其在AI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即将开源的文心大模型4.5系列,重建其开发者生态,实现技术的纵深发展和价值的重新评估。在这场AI革命中,百度能否穿越周期迷雾,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