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近期宣布进军外卖市场,这一消息迅速在外卖行业掀起了波澜。2月11日,京东正式启动外卖业务,并同步开展“品质堂食餐饮商家”的招募工作。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国范围内的地推团队迅速行动起来,推广力度空前。
在数字推广平台“任推邦”上,京东外卖的推广人数从19日的26000多人激增到21日的8万多人。这场商业行动借助移动互联网工具,将全国各地的服务商迅速集结起来,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的推广网络。有的服务商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向熟悉的商家推销,有的则在朋友圈内广泛传播招商信息。
直播也成为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抖音平台上,一些服务商几乎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直播招商和招聘活动。林一阳是其中一位活跃在直播间的服务商,他的直播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推人员,他们中许多人曾在美团、抖音等平台的开拓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早早便看到了京东外卖的机会。
京东外卖的上线不仅激活了整个外卖市场,也让商家和地推团队看到了新的机遇。许多外卖小哥也开始注册“达达秒送”,试跑京东外卖。一位重庆的外卖小哥在试跑后表示,京东外卖的配送费比其他平台要高一些,而且配送系统显示的配送时长也相对宽裕。
更重要的是,京东外卖提出要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一消息在外卖小哥群体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意味着,在这个职业诞生十几年后,千万骑手群体终于有望获得更全面的社会保障。
京东在外卖市场的动作频频,显示出其对此次进军的认真态度。据媒体报道,京东外卖上线一周后,部分城市的订单量增长超过100倍。目前,京东外卖已迅速在全国39个城市上线,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已有近20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并且这一数字仍在高速增长中。
然而,与全国1.2万亿市场规模、用户规模达到5.45亿的外卖市场相比,京东外卖目前的份额仍然微不足道。未来,京东必然会有更多的动作来进一步拓展市场。这场商战不仅将给美团带来压力,也可能让饿了么首先感受到威胁。在外卖市场,美团拥有65%的市场份额,底盘较为稳固,但饿了么能否在重新燃起的战火中获得足够的支持仍是个未知数。
京东进军外卖市场并非突如其来。作为电商品牌中的佼佼者,京东的基本盘是确定性消费,涵盖生活中最刚需、高频的产品。近年来,京东在生鲜品和药品等确定性商品方面的发展速度尤为迅速,显示出其在满足确定性需求方面的强大心智基础。
这种心智基础与外卖业务几乎完全重合。吃饭是人们生活中最需要确定感的事情之一。因此,当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时,许多消费者会主动打开京东APP寻找外卖出口。这种心智驱动是许多平台梦寐以求的。
为了迅速拓展市场,京东外卖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供给侧问题,尤其是商家侧的供给。这也是地推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行动的原因。林一阳透露,成为京东外卖的服务商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条件,包括企业主体身份、至少十人的团队以及十万元的保证金。
地推团队们正挨家挨户地走访商户,帮助京东外卖编织出一张深入到城市商业“毛细血管”的大网。0佣金的政策也吸引了大量商家的关注。一位河北的外卖商家表示,由于抽佣太高导致赚不到钱,最终选择了关店。京东外卖的0佣金政策无疑为商家们提供了新的机遇。
京东能够顺利入局外卖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运力匹配。收购达达之后,京东打通了即配运力。近年来,京东秒送业务的快速发展为进军外卖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达达的订单量同比增长36%,成为京东非常重要的运力单元。
随着外卖业务的上线,这种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增加。此时推出为骑手上五险一金的政策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京东早就为40万物流一线员工上了保险。为外卖员缴纳“五险一金”不仅是对他们的保障,也有助于促进众包骑手向专职骑手转型,提高骑手的稳定性和专一性。
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的切口是品质堂食店。这一选择与京东会员的特质高度契合。业内普遍认为,京东会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力较高。因此,走品质外卖路线与京东的基因相吻合。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品质外卖也符合市场需求。
然而,京东选择的这一切口与近期外卖行业的低价之风有所不同。如果所有平台都卷入低价竞争,无疑会将电商行业的内卷故事重演。外卖行业壁垒很高,不仅考验企业的技术算法、配送体系、城市运营体系等综合能力,还需要做深做实、在螺丝壳里做道场。
京东一直是一家具有强大战略定力的公司。从以自营方式做电商和自建物流体系开始,到后面做二手、秒送、健康以及养车等线上线下一体化项目,京东一直没有追求短期利益。这次进军外卖市场也是如此。虽然业务发展需要时间,但京东必然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