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苹果AI之路:从领跑者到追赶者,它经历了什么?

   时间:2025-02-21 18:03:03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界的聚光灯下,2025年初,一款名为DeepSeek的人工智能产品横空出世,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连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英伟达也纷纷接入使用,唯独苹果保持沉默。但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对人工智能(AI)领域毫无兴趣。

早在2010年,苹果就已前瞻性地收购了初代人工智能助手Siri,当时的Siri技术领先,甚至超越了今天的DeepSeek。然而,自此之后,苹果在AI领域的动作却显得迟缓,更多是在观望而非主动出击。2011年,Siri随着iPhone 4S的发布亮相,成为全球首个主流手机语音助手,领先亚马逊的Alexa三年,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五年。Siri的亮相,无疑为全球AI发展按下了启动键。

然而,被苹果收购后的Siri发展并不顺利。乔布斯去世后,Siri似乎失去了庇护,发展缓慢,两位联合创始人也相继离职。直到2016年,苹果才发布了供开发者使用的SiriKit,而此时,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已在AI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苹果似乎在等待一个AI爆发的确定性时机。然而,当OpenAI的ChatGPT在2022年底横空出世,迅速吸引全球关注时,苹果发现自己已经落在了AI主流视野之外。ChatGPT的火爆,让全球科技企业纷纷涌入AI赛道,掀起了一场AI竞赛。在美国,谷歌、meta等企业迅速行动,而在中国,则上演了“百模大战”,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

面对AI领域的激烈竞争,苹果终于开始行动。2024年6月,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与OpenAI合作,将ChatGPT全面接入苹果设备。今年初,苹果又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接入通义千问。然而,尽管苹果凭借“钞能力”迅速赶上,但在AI领域的迟到,仍然让它失去了不少先机。

不过,苹果在AI领域的迟缓,或许并非完全出于被动。作为一家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公司,苹果更倾向于使用成熟的AI服务,而非自行研发。这种策略,虽然让苹果在AI领域的创新上稍显不足,但也保证了其产品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毕竟,苹果不仅仅是一家硬件公司,更是一家服务公司。

苹果的服务业务,主要围绕iOS系统展开,目前营收已占到苹果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为了维持iOS系统的体验,苹果不仅自主设计A系列芯片,还通过严格的App Store审核机制,确保应用质量。同时,苹果还通过收取“苹果税”——即应用内购买和服务费的30%作为佣金——来维持其生态系统的运营。尽管这一做法备受争议,但苹果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强大的服务能力,仍然稳坐全球科技企业的头把交椅。

然而,在AI浪潮的推动下,即使是苹果这样的巨头,也难以独善其身。近年来,AI已经深入到全球生产力的各个角落,推动着整个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面对这样的趋势,苹果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创新策略。过去,苹果习惯于通过颠覆式创新来改变世界,但在AI领域,这种策略似乎不再奏效。苹果需要找到新的创新入口,从微小的需求出发,探索新的可能。

事实上,苹果已经在尝试新的创新路径。例如,在造车领域,苹果曾启动“泰坦计划”,试图打造一款前所未有的新能源汽车。然而,由于创新步骤过大,缺乏小切口,最终导致了造车计划的失败。这一教训让苹果意识到,创新需要从小处着手,逐步扩展。在AI领域,苹果同样需要找到这样的切入点,才能重新找回创新的节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