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上,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罕见地展现出了强硬的一面,他公开批评了某些视频平台利用市场主导地位签署排他性协议的行为,矛头直指红果短剧。
龚宇表示,这些排他协议不仅限制了内容公司与其他平台的合作,还对整个微短剧行业的发展构成了抑制。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样的做法非常糟糕,而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只有一个,那就是红果短剧。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个月,爱奇艺才刚刚与红果短剧宣布达成合作,共同推进IP联合开发、联合出品以及成品内容授权等项目。
龚宇此番表态的背后,透露出爱奇艺在微短剧市场的雄心与焦虑。近年来,爱奇艺在长视频和会员业务之外,一直在寻求新的增长点,而微短剧被视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就在几天前,爱奇艺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其增速继续放缓,业绩承压。
财报显示,爱奇艺去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4%至66.1亿元,净亏损1.89亿元。全年营收292.3亿元,同比下降8%,其中会员收入和广告收入均出现下滑。尽管爱奇艺在微剧业务上实现了阶段性突破,完成了产品改造和用户体验优化,并在增加广告库存和提升广告收入上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整体增长压力依然明显。
龚宇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爱奇艺在2024年继续实施“降本”举措,成本管控显著。然而,在持续降本的基础上,爱奇艺的利润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同比减半的净利润水平反映出其在增收上面临的长期挑战。
爱奇艺的困境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更在于其内容生态的构建。两年前,爱奇艺凭借《狂飙》等爆款剧集实现了业绩爆发,龚宇当时表示坚信爆款的成功是可复制的。然而,两年过去了,爱奇艺平台上再未出现类似《狂飙》的现象级爆款,导致会员收入增长空间受限。
爆款内容的缺位,某种程度上与爱奇艺自身的“降本增效”策略有关。为了控制成本,爱奇艺在一些项目上选择了保守策略,错失了一些潜在爆款。比如《庆余年第二季》就在腾讯视频独播,而爱奇艺未能续签版权。同样,米未传媒的喜剧综艺《喜人奇妙夜》也转投腾讯,据称是因为双方未能就合作费用达成一致。
尽管如此,爱奇艺并未放弃在内容上的投入和创新。龚宇表示,2025年爱奇艺将大幅提升头部剧集的供给数量,特别是在悬疑犯罪类型赛道上保持绝对领先优势。爱奇艺还将继续优化会员产品和运营,强化会员品质和品牌。
在微短剧市场,爱奇艺也加大了布局力度。龚宇指出,爱奇艺做微短剧不只是做播放平台,还开始自己制作内容,旨在打造原创微剧生态系统。目前,爱奇艺的微剧内容已经扩充至超万部,覆盖了95%的头部微剧合作方。
然而,微短剧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数据显示,红果短剧的月活用户规模已经增长到1.58亿,同比增长551%。而爱奇艺在微短剧上新数量、分账票房以及集均播放量等关键指标上,与腾讯视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龚宇对红果短剧的“不满”,实际上反映了爱奇艺在微短剧市场竞争中的压力和焦虑。随着市场竞争的加速白热化,爱奇艺需要加速发力,以在内容生态和商业化上取得突破。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爱奇艺并未放弃寻求增长的机会。龚宇表示,爱奇艺将继续丰富内容供给,提升会员留存和召回率,同时优化会员产品和运营策略。在微短剧市场,爱奇艺也将继续加大与行业伙伴的合作广度,共同探索创新模式。
爱奇艺还推出了“黄金VIP会员亲情卡”等服务,旨在通过亲情账号等方式吸引更多用户加入会员体系。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奈飞等海外流媒体巨头的成功经验,有望为爱奇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然而,对于爱奇艺来说,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内容生态和商业化上取得平衡。在爆款逻辑依然有效的长视频赛道上,爱奇艺需要不断提升对爆款内容的命中率和生产效率。同时,在微短剧市场,爱奇艺也需要加速布局和创新,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