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DeepSeek热潮下,AI厂商何去何从?腾讯拥抱,Kimi等大幅收缩

   时间:2025-02-20 13:10:48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界掀起的一场风暴中,DeepSeek-R1多模态思考模型的问世,无疑成为了本月最令人瞩目的焦点。就在同一天,另一款名为Kimi K1.5的模型也悄然发布,两者技术路径相似,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据悉,OpenAI在后续论文中提及,这两家中国AI公司——深度求索与月之暗面,几乎同时独立发现了与OpenAI o1推理模型相关的秘密。然而,市场反响却大相径庭。DeepSeek如日中天,不仅改写了全球AI版图,还让不少网友高呼“DeepSeek做空了美国”。相比之下,Kimi则显得默默无闻。

DeepSeek的火爆程度,从数据上便可见一斑。微信指数显示,近30天内,DeepSeek的微信指数平均值高达5.9亿,峰值更是逼近10亿,远超同期发布的豆包和Kimi。这一数字差距,直观反映了DeepSeek在公众视野中的热度。

面对DeepSeek的强势崛起,互联网大厂和AI新势力纷纷作出反应。腾讯率先行动,宣布微信上线“AI搜索”功能,并灰度测试DeepSeek-R1模型。紧接着,腾讯元宝也宣布接入DeepSeek,同时腾讯自研的深度思考大模型HunyuanT1也正式上线测试。腾讯还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为新版本助阵。

百度同样不甘落后,宣布百度搜索将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的深度搜索功能。尽管在百度旗下AI助手“文小言”APP上,DeepSeek-R1模型的应用尚显有限,但这一举动无疑表明了百度的态度。

然而,并非所有公司都选择了拥抱DeepSeek。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AI助手,便坚守阵地,未接入DeepSeek模型。豆包曾长期占据国内AI助手类应用榜首,但随着DeepSeek的火爆,其市场地位正受到挑战。尽管如此,字节跳动仍对豆包大模型充满信心,认为其能在未来追赶上DeepSeek的水平。

与豆包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月之暗面旗下的Kimi智能助手。Kimi K1.5模型与DeepSeek-R1同日发布,技术实力不俗。然而,在外界看来,Kimi过于依赖营销而非技术突破,曾一度因巨额投放费用登上热搜。如今,面对DeepSeek的火爆,Kimi也选择了调整策略,坚持基础模型SOTA,大幅缩减投放预算。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改变了AI市场的格局,也引发了各大AI厂商的集体反思。字节跳动CEO梁汝波表示,DeepSeek-R1的长链思考模式并非首创,但字节跟进速度不足。这一反思,或许能为未来AI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与此同时,曾经的AI六小龙也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阶跃星辰、MiniMax选择拥抱DeepSeek,百川智能继续加注AI医疗赛道,零一万物则探索商用场景大模型能力的产业化落地。月之暗面和智谱AI则坚持发力大模型与Agent智能体应用。这些不同的选择,反映了AI厂商在DeepSeek时代下的多元化探索。

在这场由DeepSeek引发的AI风暴中,无论是拥抱还是坚守,都成为了AI厂商们面对挑战的不同姿态。而这一切,都将成为推动AI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