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哪吒2》章鱼自烤背后:硬核科学知识点大揭秘!

   时间:2025-02-19 08:22:19 来源:南虹作者:南虹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今年的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其独特的创意和视觉效果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其中,一场章鱼大将军在岩浆中自烤的戏码,更是让观众捧腹大笑,同时也引发了对生物学奥秘的深思。

在这场看似荒诞的“自助铁板烧”中,章鱼大将军在与哪吒的激战中,竟淡定地将自己的腕足丢入岩浆中烧烤,并享受地品尝起来。这一场景不仅让观众惊叹,就连生物学教授也对此拍案叫绝,认为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首先,关于章鱼烤自己是否会感到疼痛的问题,生物学教授刘必林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他提到,章鱼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很可能在断腕时会感知到类似疼痛的不适。然而,章鱼拥有“壮士断腕”的资本,因为它们的腕足内部布满干细胞库,能够在4-8周内长出新腕。相比之下,人类如果断肢,恢复起来将极为困难。

电影中为何选择章鱼而非鱿鱼作为“自烤达人”也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刘教授揭秘,鱿鱼断腕后需要半年才能再生,而章鱼的腕足则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这一差别使得章鱼成为了更合适的选择。

除了断腕再生的能力外,章鱼和鱿鱼的吸盘也各有特色。鱿鱼的吸盘带柄,能360度旋转抓取猎物;而章鱼的吸盘则直接长在肉上,紧密排列如吸盘阵列,吸力强大。电影团队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细节,将章鱼将军的吸盘设计成“无柄钢钉状”,使其在战斗中能够轻易钉穿岩石。

为了让“自烤手腕”的场景既搞笑又真实,制作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不仅扛着摄像机冲进海鲜市场拍摄活章鱼断腕的慢动作,还请来了中科院深海所的研究员作为科学顾问。通过生物实验室的显微摄像技术,他们还原了腕足内部肌肉纤维断裂的微观动态,并参考章鱼的应激反应设计出了腕足被扯下瞬间的“渐变式充血效果”。

章鱼腕足的再生能力不仅让观众大开眼界,更让医学界看到了希望。章鱼腕足再生涉及干细胞动员、遗传调控、能量代谢等复杂机制,是自然界的“再生教科书”。科学家表示,破解这些机制有望为人类的器官再生提供新的思路。

电影上映后,全网掀起了花式再创作的热潮。科普博主用“章鱼再生”比喻职场中的断舍离;海鲜摊老板则打出了“本店章鱼均为《哪吒2》龙宫特供”的招牌;美食博主甚至尝试制作“哪吒同款岩浆烤章鱼”,虽然因铁板温度不够而翻车,但也引发了不少关注。

同时,科学家也借此机会呼吁公众关注海洋生物的保护。过度捕捞会导致章鱼等海洋生物来不及再生,从而面临濒危的风险。电影中的章鱼是战神般的存在,但在现实中,它们同样需要我们的保护。

《哪吒2》的成功不仅在于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创意,更在于它用科学精神点燃了观众的好奇心。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银幕外的章鱼早已用亿万年的进化践行了这句话。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国产动漫的野心不仅在于特效的炸裂,更在于通过科学的故事情节激发观众对世界的探索欲。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