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哪吒2》章鱼自烤背后的科学硬核,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5-02-19 02:14:57 来源:南虹作者:南虹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今年的春节档期,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一幕“章鱼大将军岩浆自烤”的桥段,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不仅令人捧腹大笑,更让观众瞠目结舌。这场看似荒诞不经的“自残式烧烤”,实则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甚至引起了生物学教授的浓厚兴趣与高度评价。

影片中,龙宫大将章鱼哥在与哪吒激战时,竟从容不迫地扯下自己的腕足丢入岩浆中烧烤,并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这一幕让观众不禁疑惑:难道章鱼真的没有痛觉神经吗?对此,生物学教授刘必林给出了专业的解答。他指出,章鱼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很可能能够感知到类似于疼痛的不适感,但章鱼拥有“壮士断腕”的独特生存策略。在遇到天敌时,章鱼会主动断腕以迷惑对手,而断掉的腕足内部富含干细胞库,能够在4至8周内重新生长出来。相比之下,人类的断肢再生则显得遥不可及。

影片选择章鱼而非鱿鱼作为“自烤达人”,也有其科学依据。刘教授进一步解释,鱿鱼断腕后的再生速度较慢,通常需要半年时间,而章鱼的腕足则能迅速再生,堪称“月抛型”。这一差异使得章鱼在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除了断腕再生的能力外,章鱼和鱿鱼的吸盘也各有千秋。刘教授在现场教学中指出,鱿鱼的吸盘带有柄,像小蘑菇一样立在腕足上,能够360度旋转抓取猎物。而章鱼的吸盘则直接长在肉上,紧密排列如吸盘阵列,吸力强大堪比真空泵。电影团队巧妙地抓住这一细节,将章鱼将军的吸盘设计成“无柄钢钉状”,在战斗中能够轻松钉穿岩石。

为了呈现这场既搞笑又真实的“自烤手腕”场景,制作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不仅扛着摄像机冲进海鲜市场,录下活章鱼断腕时神经抽搐的慢动作,还邀请了中科院深海所的研究员作为科学顾问,利用生物实验室的显微摄像技术还原了腕足内部肌肉纤维断裂的微观动态。同时,他们还参考章鱼遇到危险时的变色、喷墨等应激反应,设计出了腕足被扯下瞬间的“渐变式充血效果”。特效师们为了那0.5秒的“滋滋”烤肉声,甚至连续吃了三个月的铁板烧来寻找灵感。

这场跨次元的“科学狂欢”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更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章鱼腕足的再生机制涉及干细胞动员、遗传调控、能量代谢等复杂过程,为再生医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科学家们发现,章鱼断腕后,伤口会分泌特殊黏液以防止感染,干细胞则迅速聚集并按“记忆蓝图”重建腕足的神经网络。刘必林教授激动地表示,如果能够破解这些机制,未来人类或许能够实现器官再生。

电影上映后,全网掀起了花式再创作的热潮。科普博主用“章鱼再生”来比喻职场中的“断舍离”精神,海鲜摊老板则打出了“《哪吒2》龙宫特供章鱼”的招牌,美食博主则尝试开发“哪吒同款岩浆烤章鱼”,结果因铁板温度不够而翻车。这场由电影引发的科学讨论,不仅让观众对章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