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春节档期,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一幕别开生面的场景——“章鱼大将军岩浆烤自己”,引发了观众们的阵阵欢笑与惊叹。这一幕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更在生物学界引起了热烈讨论。
影片中,龙宫大将章鱼哥在与哪吒激战时,竟从容不迫地扯下自己的腕足丢入岩浆中烧烤,还悠然自得地品尝起来。这一幕看似荒诞不经,却意外地得到了生物学教授的赞赏。生物学专家刘必林教授指出,章鱼拥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因此很可能感受到类似疼痛的不适,但章鱼具备“壮士断腕”的能力。
章鱼在遇到天敌时,主动断腕是一种生存策略。其腕足内部富含干细胞库,能够在短短4至8周内重新长出新的腕足。相比之下,人类的断肢再生能力则相形见绌,让人不禁为章鱼的这一神奇能力感到惊叹。有趣的是,尽管鱿鱼也常被作为铁板烧的食材,但《哪吒2》却选择了章鱼作为“自烤达人”。刘教授揭示了其中的关键:鱿鱼断腕后的再生速度较慢,需要半年才能恢复,远不及章鱼“月抛型”腕足的再生能力。
电影中的章鱼与鱿鱼之间的区别远不止于触手数量。刘教授介绍,鱿鱼的吸盘带有柄,像小蘑菇一样立在腕足上,能够360度旋转抓取猎物;而章鱼的吸盘则直接长在肉上,紧密排列,吸力强大,堪比真空泵。电影团队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细节,将章鱼将军的吸盘设计成“无柄钢钉状”,在战斗中能够轻易钉穿岩石。
更令人称奇的是,章鱼祖先原本也拥有类似鱿鱼的触腕,但在进化过程中却主动退化了。这种“断舍离”的精神,与章鱼敢于自断腕足的狠劲一脉相承。难怪章鱼哥在电影中宁愿烤自己也不逃跑,原来其祖传的基因里就刻着“够狠才能活”的信念。
为了让“自烤手腕”的场景既搞笑又真实,制作组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扛着摄像机走进海鲜市场,拍摄活章鱼断腕时的神经抽搐慢动作;同时,还邀请了中科院深海所的研究员担任科学顾问,利用生物实验室的显微摄像技术还原腕足内部肌肉纤维断裂的微观动态;并参考章鱼遇到危险时的变色、喷墨等应激反应,设计出腕足被扯下瞬间的“渐变式充血效果”。
电影上映后,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更让医学界眼前一亮。章鱼腕足的再生能力涉及干细胞动员、遗传调控、能量代谢等复杂机制,堪称自然界的“再生教科书”。科学家发现,章鱼断腕后,伤口会分泌特殊黏液以防止感染,干细胞迅速聚集并按“记忆蓝图”重建腕足神经网络。这一发现让科学家们激动不已,认为未来人类或许能实现器官再生。
电影的热播还引发了网友们的花式再创作。科普博主用“章鱼再生”来比喻职场,鼓励人们像章鱼一样,该断则断才能重生;海鲜摊老板则打出招牌,声称所售章鱼均为《哪吒2》龙宫特供,再生能力经导演认证;美食博主甚至尝试制作“哪吒同款岩浆烤章鱼”,结果因铁板温度不够而翻车,还惊动了消防部门发出安全提醒。
科学家们也借此机会呼吁公众关注过度捕捞对章鱼再生能力的影响。电影中章鱼是战神般的存在,但在现实中,过度捕捞可能导致章鱼来不及再生,进而成为濒危动物。哪吒在电影中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而银幕外的章鱼则用亿万年的进化历程践行了这句话。《哪吒2》不仅让观众享受到了视觉盛宴,更用科学精神点燃了观众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