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揭晓的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中,中国电池企业表现抢眼,占据了TOP10中的六个席位。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等中国企业纷纷上榜,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然而,在这份榜单中,中创新航的表现却略显黯淡。尽管其全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实现了16.6%的同比增长,但市场份额却从4.8%下滑至4.4%,成为唯一一家市场份额下滑的上榜中国企业。这一变化引发了业界对中创新航市场策略和产品竞争力的广泛关注。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创新航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出现了多年以来的首次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中创新航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6.48GWh,市占率6.68%,相比2023年下降了1.72个百分点。这一变化无疑加剧了公司面临的市场压力。
进一步分析发现,自2021年以来,在上榜的几家中国企业(不包括比亚迪)中,中创新航的研发费用率一直处于最低水平。这或许可以解释其产品竞争力不足,进而导致市场份额不断缩减的原因。在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中创新航在这方面的投入显然不足。
中创新航还面临着产能不断增长与市场份额下滑的双重困境。为了满足产能扩张的需求,公司不得不大量融资,导致有息负债大幅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6月末,中创新航的有息负债合计约375亿元,而同期账面资金相比2022年不升反降,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负债率不断刷新纪录。
在财务负担日益加重的同时,中创新航依靠低价抢市场的策略也开始失效。过去,中创新航的动力电池平均售价显著低于宁德时代等竞争对手,但这一策略在2024年后似乎已不再奏效。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创新航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趋势。据高工产业研究院调研预测,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有效产能利用率或将低于60%,储能电池市场的有效产能利用率更是不足50%。这一趋势无疑将加剧中创新航等企业的市场压力。
面对市场份额下滑、产能增长和财务负担加重等多重困境,中创新航需要尽快调整市场策略和产品定位,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资金安全和稳健发展。
在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创新航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