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市的城市天际线上,一座曾被寄予厚望却又命运多舛的建筑——巨人大厦,终于迎来了它的重生契机。这座曾规划成为中国第一高楼的大厦,在烂尾长达28年后,近日被纳入了珠海市的重点城市更新项目。
根据珠海市最新公布的项目备案信息,包括“巨人大厦改造提升及公共停车场项目”在内的四个重点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5.48亿元,全部由正方集团负责实施。其中,巨人大厦的改造工程尤为引人注目。
据公示内容显示,巨人大厦改造项目的总投资将达到16.67亿元,规划建筑面积为157400平方米,并将新增1537个公共停车位。项目预计在今年10月正式启动,并在2029年12月完成。这一消息无疑为这座沉寂多年的建筑带来了新的生机。
巨人大厦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它本是巨人集团的总部大楼,寄托着创始人史玉柱的雄心壮志。然而,大厦的建设却在动工三年后突然陷入停滞,至今已烂尾28年之久。这段历史,也成为了史玉柱心中不愿回首的伤痛。
史玉柱,这位年轻的创业者,曾凭借自己开发的电脑中文文字处理系统,在短短五年内迅速崛起,成为《福布斯》中国大陆财富榜上的佼佼者。意气风发的他,决定建造一座18层的集团总部大楼。然而,随着计划的推进,大楼的楼层数不断攀升,从18层到34层,再到64层,最终在1994年初的开工典礼上,史玉柱宣布将巨人大厦建成78层高的“中国第一高楼”。
然而,这座宏伟的大楼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初步测算显示,巨人集团需要投入12亿元才能完成建设,这比最初计划的2亿元整整翻了6倍。面对如此巨额的投资,巨人集团的资金链开始变得脆弱。与此同时,国际电脑巨头如惠普、IBM等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给刚刚成长起来的本土电脑品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寻求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史玉柱决定跳出电脑产业,走向产业多元化。他将目光转向了保健品和药品产业,并很快在这个混乱无序的市场中取得了成功。依靠巨额的广告预算和强大的地推团队,巨人集团的保健品“脑黄金”迅速走红市场,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家卫生部对保健品市场的整顿和抽查,不合格率高达70%,保健品市场迅速从顶峰跌落。这给了依赖保健品利润来支撑巨人大厦建设的史玉柱沉重一击。1997年2月,巨人大厦仅完成了地下三层和地上两层的施工,就因资金链断裂而正式停工。
此后多年,巨人大厦一直处于烂尾状态,成为了珠海的一道伤疤。直到2019年,珠海市香洲区成立了烂尾楼整治专项小组,由区属国企珠海正方集团牵头介入。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正方集团终于解决了19家权益人分散、土地权属未过户等难题,并与赛纳置业和史玉柱关联企业士安公司合资成立了珠海正方盛世投资有限公司,于2021年以4.02亿元的价格拍下了这个项目。
对于这段过往,史玉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个鬼地方了。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决策失误,也是我的伤心地。”如今,随着巨人大厦的复工,这段悲伤的往事也将正式画上句号。至于巨人大厦的未来规划和改造项目的战略考量,目前尚未有更多信息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