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三线建设”到3D打印龙头,宁夏共享集团如何蝶变?

   时间:2025-02-18 13:11:57 来源:天天正能量作者:天天正能量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宁夏银川,一个常被提及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相联系的边陲之地,却孕育出了一家在全球铸造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领军企业——共享集团。这家民营企业,尽管深居内陆,却拥有众多国际知名客户,如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等,其中超过80%的客户为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者。

共享集团的业务覆盖广泛,包括能源装备、数控机床、矿山机械、发动机、军工装备、汽车等多个领域,是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集团拥有19家子公司,其中包括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两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共享集团紧跟时代步伐,涉足3D打印和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其自主研发的铸造3D打印设备自2020年起连续四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被誉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回溯至上世纪60年代,共享集团的前身仅是一家“三线建设”时期的机床铸造厂,经过不断改革与创新,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的行业巨擘。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现任董事长彭凡的卓越领导。

彭凡,一位从车间普通铸造技术员成长起来的行业领袖,40年前从四川来到银川,扎根大西北。他带领公司投入20亿元推动产业智能转型和3D打印产业布局,为这家传统铸造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成就斐然,彭凡却谦逊地表示:“我是个超级努力的人,一生都是如此,笨鸟先飞,没别人聪明那我就多干。”

彭凡的故事始于1983年,当时他从重庆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攀枝花的一个船舶修造厂。由于同情同学家境困难,他主动与对方交换了工作地点,来到了银川的长城机床铸造厂。初到银川,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彭凡心中充满了不安与迷茫。他回忆道:“那时候我连宁夏在哪里都不知道,看到满眼的黄土高坡和沙漠,心里很是凄凉。”

然而,正是这些艰苦的经历塑造了彭凡坚韧不拔的性格。他在工厂一干就是40多年,从现场工程师到生产管理者,再到实验室和设计部门,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在这个过程中,他总结了五点成功的关键:努力、利他、高视角、技术创新和诚信自律。

彭凡认为,努力是成功的基石。他始终坚信“笨鸟先飞”,以超乎常人的努力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他强调利他心态的重要性,始终将员工、企业和合作方的利益放在首位。他的高视角让他能够站在国家、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高度看待问题,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他对技术创新充满热情,并注重诚信和自律,这些品质让他在业界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信任。

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经济环境,彭凡带领共享集团不断适应和拥抱变化。他认为,企业要在变化中克服熵增,通过提质、降本、增效来增强竞争力。共享集团通过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彭凡看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他强调真正的人才应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和激励。通过解决利益分配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的问题,共享集团成功吸引和留住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彭凡对共享集团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低碳化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必须将创新驱动放在首位,通过轻量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和融合化等多个方向来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彭凡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与奋斗的传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也为共享集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彭凡的带领下,共享集团将继续在全球铸造行业中发光发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