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行星2032年或撞地球?专家:概率极小,中国已部署防御计划

   时间:2025-02-18 00:11:46 来源:大河网作者:大河网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则关于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发出警告,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有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尽管其概率仅为2%。

这颗小行星的大小被估算在40米至90米之间,相当于一座大型建筑物。尽管目前关于“2024 YR4”的具体信息仍较为有限,但这一消息已经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与此同时,联合国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旨在构建一个全球性的行星防御体系,以应对此类潜在威胁。

天文领域的专家曹林在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后表示,小行星撞击地球并非虚假消息,但公众无需过度惊慌。他解释说,宇宙广阔无垠,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实际上非常小。而且,地球的大气层也为人类提供了一层天然的保护屏障,能够抵御大部分小天体的撞击。

曹林进一步指出,小天体撞击地球的事件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比如我们常见的流星雨,就是小行星在大气层中燃烧时产生的光芒。同时,现代人类经常能够购买到的陨石,也是外来天体撞击地球后掉落的物质。这些事件一般不会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但随着网络通讯的发达,它们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然而,尽管地球拥有天然的保护层,但人类并未因此掉以轻心。为了应对可能的小行星撞击威胁,全球科学家正在以“行星防御”为纽带展开协作。中国也已经开始了“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的部署工作。据央视网报道,中国天文专家表示,目前的撞击概率只是一个估值,更重要的是开展持续观测和轨道测算。

关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力”,曹林表示,尽管小行星撞击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远远不会导致人类的灭绝。他强调,只有那些个头足够大、密度足够高的天体才有可能突破大气层的防御,对地球上的生物体形成威胁。而对于天上的空间站和航天器来说,小行星的撞击则有可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为了应对这一潜在威胁,联合国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该协议包含一整套机制和需要遵守的准则,旨在让地球为可能发生的小行星撞击做好准备。核心内容涵盖建立统一的监测网络、制定紧急响应计划以及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等。

在防御手段方面,动能撞击技术是讨论最多且相对成熟的方法。NASA在2022年成功实施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通过探测器撞击小行星成功偏转了其轨道。而新型的行星防御系统也可能会在下一个十年内亮相,以对抗“2024 YR4”或其他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中国也在积极开展近地小行星防御的研究工作。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已经发布了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与国际合作设想,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首个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该任务计划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对目标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并通过天地联合观测评估撞击效果。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人类对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御能力将不断提升。尽管“2024 YR4”是否真的会撞击地球仍是一个未知数,但人类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应对这一潜在的威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