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关于四川航空航班上乘客突发疾病离世的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的中心人物是一位来自四川达州、目的地为福建泉州的61岁女性乘客,她在乘坐2月13日的川航3U6979航班时不幸离世。
据逝者家属王女士(化名)透露,她的母亲在航班上突发身体不适,但直到飞机落地后家人才得知消息,且被告知母亲已被送往医院抢救。然而,医院方面表示,乘客送达时已无生命体征,死因为猝死。王女士对此难以接受,希望通过寻找同航班乘客来还原事发经过,寻求真相。
四川航空公司对此事作出了回应。川航表示,事发时乘务组迅速采取了急救措施,包括广播寻找医生、为乘客吸氧并实施心肺复苏。飞机降落后,地面急救人员登机接替乘务组进行急救,并将乘客送往医院。川航还强调,在整个过程中,公司始终协同家属及公安部门配合处理后续事宜。
然而,家属对于川航的回应并不满意。王女士表示,母亲平时身体状况良好,有高血压但近两年并未出现严重疾病。她质疑川航在事发时是否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希望找到同航班乘客来证实这一点。
社交媒体上,有疑似同航班的乘客提供了事发时的经过。一位网友表示,逝者在发病前曾去卫生间呕吐,之后回到座位上昏睡。乘务员在发现异常后迅速采取了急救措施,但遗憾的是未能挽回生命。
关于川航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的问题,法律专家给出了专业意见。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的张兢忆律师表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力救助患有急病的旅客。因此,判断川航是否需要负责的关键在于其工作人员在发现乘客异样后是否尽力救助,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不当行为。
然而,在证据的认定上存在难度。由于飞机客舱内通常未安装摄像头,取证主要依赖于飞机安全员佩戴的执法记录仪和同机组成员的证言。张律师建议家属可以通过寻找同航班乘客提供证言,并申请调取航班记录来了解备降决策时间、医疗响应流程等关键信息。
张律师还指出,除了证明航空公司是否尽全力进行救治以外,还需要判断乘客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乘坐飞机。如果乘客死亡源于自身健康原因,且航空公司已充分履行合理救助义务,则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航空公司在救助过程中出现延误或疏忽,则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据了解,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成都为总部,运营着超过200架飞机,年运送旅客量超过3000万。此次事件对于川航的品牌形象和运营安全无疑是一次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