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丰台区,新学期的第一天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启蒙。2月17日,随着春季学期的开启,丰台区11所中小学校携手启动了“双百计划”,旨在通过邀请航空航天领域的百位科学家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在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的课堂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陈志英教授,以寒假期间大火的“哪吒”形象为切入点,巧妙地将古老的飞行梦想与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相结合。他通过讲述哪吒脚踏风火轮上天的故事,引出了飞机和火箭飞行中风与火的重要性,为学生们带来了《脚踏风火轮去飞翔》的主题讲座。讲座中,陈志英不仅生动描绘了雄鹰的翱翔姿态和飞机的飞行特性,还探讨了地沟油作为发动机燃油的可能性,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北京第五实验学校,北航的潘翀教授则以《从师法自然到超越自然:科技如何创造飞行》为题,深入探讨了人类从模仿鸟类飞行到创造超越鸟类的飞行器的历程。他强调了科技在飞行领域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生们勇于探索未知,追求科学真理。
与此同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邓玉林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的讲座中,为学生们揭示了太空与生命的奥秘。他从航天医学的角度入手,深入讲解了空间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以及空间环境与生物安全和空间科学载荷等前沿内容。邓玉林的讲座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航天科技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丰台区的其他中小学校,同样热闹非凡。多位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了《从纸飞机开始认识飞机》《致敬航天精神 逐梦星辰大海》《飞船返回记》等多个主题的科普讲座。这些讲座不仅涵盖了丰富的航空航天知识,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互动,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航空航天的魅力。
“双百计划”不仅邀请了科学家进校园作科普报告,还为各学校捐赠了“星辰启航”航空航天科技课程资源包。这些资源包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及实验材料,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星辰启航”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技课程是由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多所高校和全国航空航天科研领域的顶级专家精心打造的。课程采用“学、思、践”相融合的进阶式教学模式,与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广。
丰台区教委创新人才发展中心主任孙震表示,“百名科学家进百校”计划不仅精准对接了国家关于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要求,还系统性地设计了科学家进校园的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成长通道。丰台区将以“双百计划”为引擎,努力打造教育强国建设的“丰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