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宇宙探索领域迎来了一项激动人心的突破,科学家们通过观测星系团内部的等离子体运动,为揭示宇宙深层次的秘密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系团是由数百至数千个星系在强大引力作用下聚集而成的庞大结构,其内部的动力学机制一直是解开宇宙物质和能量之谜的关键。近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吸引了全球天文学界的目光。
早在多年前,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威基便发现,星系在星系团中的高速运动(速度可达每秒2000公里)无法仅凭星系中恒星的质量来解释,从而提出了暗物质的存在。如今,我们已知星系团是宇宙中最大的引力束缚结构,其质量庞大,从10的13次方到10的15次方个太阳质量不等。在这些星系团中,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暗物质和可见恒星质量外,还有约10%至15%的总质量由炽热且弥漫的等离子体构成。这些等离子体主要由氢和氦离子组成,温度惊人,高达数千万开尔文,并释放出强烈的X射线辐射。
此次研究中,科学家们借助了2023年发射升空的XRISM(X射线成像和光谱任务)卫星进行观测。XRISM卫星搭载了一款名为Resolve的X射线光谱仪,该仪器配备的探测器具有卓越的能量分辨率,能够精准分辨出X射线光子能量千分之几的微小差异。正是凭借这一独特优势,研究团队对半人马座星系团核心区域的等离子体速度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研究发现,在半人马座星系团核心区域约60000秒差距的范围内,高达100亿个太阳质量的等离子体以每秒约200公里的速度相对于中心星系进行连贯运动。值得注意的是,中心星系附近气体的速度变化相对较小,这表明中心星系中的活动星系核释放的能量对观测到的等离子体运动影响有限。然而,XRISM卫星在提供高能量分辨率的同时,其成像的角分辨率有所妥协。在观测半人马座星系团时,XRISM无法分辨小于约15000秒差距的等离子体分布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学家们对等离子体速度细节及其成因的进一步探究。
相比之下,1999年发射的欧洲航天局XMM-牛顿卫星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虽然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但在能量分辨率方面表现欠佳,难以对等离子体速度进行有效研究。不过,未来仍值得期待。预计2030年代下半年,欧洲航天局将发射NewAthena任务,这款新型高能天体物理先进望远镜将兼具高能量分辨率、强大的X射线光子收集能力以及与XMM-牛顿卫星相当的成像质量。届时,科学家们有望借助这一强大工具,揭示星系团中心强大活动星系核的驱动机制,进一步阐释宇宙中最大质量星系及其周围热等离子体的演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