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DeepSeek异军突起,AI行业洗牌在即,谁将笑到最后?

   时间:2025-02-17 10:41:30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2023年无疑是OpenAI大放异彩的一年,其推出的ChatGPT迅速成为行业焦点。彼时,国内科技巨头与OpenAI的差距众说纷纭,从几个月到数年不等。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企业在大型语言模型赛道上始终处于追赶状态。

进入2025年,格局悄然生变。一家名为DeepSeek的新星以质价比模式异军突起,迅速抢占AI行业的C位。1月11日前后,DeepSeek App在全球范围内上线,据数据显示,发布18天内累计下载量高达1600万次,超越了同期ChatGPT的900万次下载。截至2月5日,DeepSeek的全球下载量已逼近4000万大关,与ChatGPT的4100万下载量相差无几。在日活方面,DeepSeek也取得了显著成绩,1月31日日活用户达到2215万,相当于ChatGPT的41.6%。

DeepSeek的迅猛势头不仅体现在用户增长上,更在于其给行业带来的震撼。尽管在总用户量和日活上与ChatGPT仍有差距,但其增速已足够让包括ChatGPT在内的所有大型模型厂商感到压力。业界纷纷好奇,DeepSeek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与此同时,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在内部会议上提及DeepSeek对百度的影响。他认为,虽然短期内DeepSeek会给百度带来挑战,但长远来看利大于弊。沈抖特别指出,面对DeepSeek的冲击,字节跳动的AI产品可能首当其冲,因其训练成本和投放成本均较高。

关于DeepSeek的真相与谣言,一时间成为热议话题。DeepSeek成立时间虽短,但其背后的运营主体——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已展现出非凡实力。深度求索通过两个模型——V3和R1,证明了其技术实力。V3在多项评测中超越主流开源模型,且具有成本优势;而R1则凭借纯深度学习方法让AI自发涌现推理能力,性能比肩OpenAI的o1模型。

DeepSeek的成本优势尤为引人注目。据透露,R1模型的训练成本仅为600万美元,远低于OpenAI、谷歌等巨头的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投入。这一成本优势引发了广泛争议,主要集中在DeepSeek是否真的能以如此低的成本实现高性能。然而,深度求索通过公开数据和解释,有力回应了这些质疑。

DeepSeek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成本,更在于其技术策略。在大型模型行业普遍追求算力和数据的背景下,DeepSeek采取了开源策略,打破了巨头垄断的格局。开源使得DeepSeek的技术更易于被行业采用和修改,从而推动了AI技术的普及和发展。Stability AI前研究主管Tanishq Mathew Abraham强调了DeepSeek的三个创新点:多头注意力机制、可验证奖励的GRPO强化学习算法变体以及DualPipe训练方法。

DeepSeek的崛起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冲击了以OpenAI为首的闭源大模型厂商,迫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它也推动了推理芯片需求的增长,加速了AI应用的普及。随着DeepSeek加快了人工智能从“训练阶段”到“推理阶段”的周期,对推理芯片和计算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然而,DeepSeek也面临着商业化挑战。由于其采取了开源策略,竞争对手可以利用其技术开发相似产品,这对DeepSeek的商业化构成了威胁。目前,已有研究团队以极低成本成功训练出与R1性能相当的模型,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尽管如此,DeepSeek的成绩仍然值得肯定。它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更在商业模式上探索了新的方向。未来,DeepSeek能否在商业化上取得成功,将决定其能否在AI领域走得更远。

在DeepSeek的推动下,AI行业正迎来新的变革。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AI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DeepSeek作为这场变革的引领者之一,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