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长达三个月的筹备后,极氪与领克两大汽车品牌终于迎来了它们的合并时刻。2月14日,双方正式宣布完成股权交割,携手成立全新的极氪科技集团,标志着吉利汽车在资源整合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官方消息,此次股权交割后,极氪将持有领克51%的股份,而领克剩余的49%股份仍由吉利汽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掌握,领克因此成为极氪的非全资附属公司。这一合并不仅深化了两大品牌之间的合作,更为未来市场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极氪科技集团在未来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双品牌策略。极氪品牌将专注于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以中大型车为主打,其中中型车侧重纯电动车型,大型车则聚焦于超级电混技术。而领克品牌则主攻20万元及以上的市场,小型车以纯电动车型为主,中大型车则侧重于混动车型。这一策略旨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合并后的极氪科技集团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两年内实现年产销百万台。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极氪将2025年的销量目标设定为71万台,其中极氪品牌计划销售32万台,领克品牌则计划销售39万台。面对这一挑战,极氪科技集团展现出了十足的信心。
回顾2024年,极氪品牌交付了222,123台电动汽车,同比增长高达87%;领克品牌则交付了285,441台汽车,同比增长近30%。然而,要实现2025年的销售目标,极氪和领克仍需付出巨大努力。极氪需实现44%的增长,月均销量达到约2.6万辆;领克则需达到37%的增速,月均销量约3.25万辆。尽管1月份极氪的交付量为11,942台,领克为30,077台,但极氪科技集团表示,随着全年将推出的5款新车(其中4款为混动车型),它们有信心迎头赶上。
除了产品线的丰富,极氪科技集团还注重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随着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将进入智能驾驶争夺战,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L3级自动驾驶技术即将正式落地。搭载这一技术的新车将于4月的上海车展期间亮相,并预计在年底具备量产车交付能力。这一技术的推出,无疑将为极氪品牌增添更多竞争力。
在组织架构方面,极氪科技集团也进行了相应调整。领克产品端由原本的项目制转变为两条产品线决策制,涉及产品规划、项目管理、硬件集成、功能集成等功能模块划归各产品线负责。同时,研发能力中心由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管理,智驾和智舱两块业务分别由陈奇和姜军牵头。在销售方面,虽然两个品牌独立运营,但建立了用户委员会等沟通机制,定期讨论并拉通相关决策事宜。
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兼用户委员会主任林杰表示,极氪的渠道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在三四五线城市以直营方式建店成本较高。因此,合并后极氪将借用领克的渠道投资商资源,并在后台上共享领克售后服务体系。然而,在品牌展厅上,极氪和领克仍将保持独立。
在海外市场上,极氪和领克也计划进行资源整合。除欧洲市场外,新兴市场将合并成一个团队。2025年,领克和极氪计划在海外累计落成超过200家门店,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极氪与领克的合并不仅是吉利资源整合的结果,更是中国传统车企应对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内传统车企纷纷进行品牌整合,长城汽车旗下的欧拉品牌与哈弗品牌进行整合,上汽乘用车则将荣威与飞凡两大品牌合并。这些举措旨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整体竞争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车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极氪与领克的合并无疑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未来车企的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