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服务升级,旨在满足居民深夜购物的迫切需求。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用户反馈收集,永辉发现许多消费者在夜晚仍有购买生活用品及应急物资的强烈需求。为此,永辉决定打破传统营业时间限制,开放部分仓库,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经营与配送服务。
目前,永辉超市在福州的鼓楼、台江、晋安、仓山、长乐、闽侯等多个区域,已有11个仓库提供了24小时全品类配送服务。尽管服务范围尚未完全覆盖所有区域,但永辉表示将持续优化运营模式,逐步扩大服务区域。
这11个仓库包括永辉福建福州市上渡仓、百花洲仓、烟山大厦仓、群升仓、西河里仓、塔头仓、滨江金榕仓、西客站仓、长乐万星仓、长乐郑和仓以及闽侯青口仓。福州作为永辉的大本营,被选为试点24小时经营与配送服务的首站,显示了永辉在全时段消费场景探索上的谨慎态度。
永辉超市的这一举措不仅反映了其在核心区域供应链能力和品牌知名度的自信,也透露出线下门店持续改造升级背后的转型焦虑与寻求市场增量的决心。在福州,另一家零售巨头朴朴超市凭借前置仓模式对传统商超模式构成了挑战,永辉的24小时配送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对这类竞争者的防御性布局。
永辉超市的核心意图在于复用“门店即仓”的经营资源,通过时间维度的拓展,将全品类覆盖与供应链优势转化为用户体验壁垒,进一步挖掘增量场景,释放夜间经济红利。永辉的品类优势尤为突出,单店SKU超过8000个,其中生鲜占比超过50%,远超朴朴前置仓的3000-4000个SKU(生鲜占比30%)和见福便利店的1000-2000个SKU。
永辉门店可储备更多家庭应急类长尾商品,24小时配送服务能够切入家庭应急(如退烧药、母婴用品)、夜宵食材(如火锅底料、啤酒)等场景,满足用户夜间消费需求。而前置仓和便利店则受限于仓储空间,难以覆盖这些需求。
永辉门店白天服务线下客流,夜间则转为线上订单履约,24小时服务将帮助永辉从“计划性采购”场景延伸至“即时性需求”,增加用户打开APP/小程序的频率,推动用户活跃度从“周活”向“日活”转变。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永辉超市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2024年,永辉与许昌胖东来达成共识,由胖东来协助进行门店调改。调改后的门店在商品、服务和环境上都有显著提升,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例如,郑州信万广场店在调改后首日销售额达到188万元,是调改前平均日销的13.9倍,客流量增长了5.3倍。
尽管调改门店业绩有所提升,但对庞大的永辉超市而言,局部的成功还不足以撼动整体业绩。永辉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4.0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2.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这表明永辉在“新旧模式切换期”仍面临阵痛,需要时间和更大规模的投入来全面实现胖东来模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