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全球利率环境普遍趋于宽松,曾经年利率高达5%的美元存款产品,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然而,近半年来,这一高息福利似乎正在逐渐消退,多家银行纷纷下调美元存款利率。
以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为例,这些银行的部分美元定期存款产品年利率已经从之前的超过4%下调至2.1%。这一变动,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措手不及。
来自云南的投资者林峰(化名)表示,他从前年就开始兑换美元,并在去年年初在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存入了一笔5万美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当时,他还能享受到年利率接近5%的高息,一年下来利息能达到2500美元。然而,今年年初存款到期后,他发现年利率超过4%的产品已经十分难寻,因此他计划下个月前往香港开设银行账户。
随着内地银行美元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考虑转战外资银行或前往香港增加美元高息资产的配置。相较于内地银行的美元存款产品,外资银行和境外银行在利率上更具优势,目前年利率普遍能达到4%以上,部分产品的短期利率甚至高达8%。
据东亚银行(中国)的一名客户经理透露,目前在该行开立账户需要预约,部分网点较少的城市预约时间已经排到了3月份。这一现象,无疑反映了投资者对于美元高息资产的强烈需求。
渣打银行(中国)和东亚银行(中国)近期也推出了针对新客户的专项存款产品。例如,渣打银行在2月6日至2月28日期间,为新开通账户并满足合格“优先理财”条件的新客户提供了高达4.4%的短期美元定期存款利率。而东亚银行则在2月11日至3月11日期间,为新客户提供了3个月至1年期不等的美元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4.4%。
除了外资银行,香港的多家银行也推出了颇具吸引力的美元高息存款产品。这些银行不仅为新开户和兑换资金开户的客户提供额外激励,还提供了多种期限和利率的选择。例如,香港富融银行提供的6个月存期美元存款利率为4%,且不设最低存款门槛。南洋商业银行则针对新资金开户的客户提供了高达4%的6个月美元定期存款利率。
这些高息产品吸引了不少内地投资者前往香港开户投资。来自山东青岛的王亮(化名)表示,他从去年开始在境内进行美元投资,因为看重境外银行较高的外币存款利息收入,他已经成功开通了香港银行账户。据他了解,这段时间香港银行的开户情况十分火爆,预约开户的排队时间已经长达一周以上。
除了高息定期存款,还有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香港的外币货币基金产品。这些产品的收益率较为可观,其中部分美元产品的收益率能达到4.8%至5.2%。例如,招商永隆银行销售的“博时美元货币市场基金C-美元”近一年的收益率高达5.14%。
对于内地银行美元定存产品降息幅度较大的原因,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表示,这主要是由美联储降息周期的传导效应所致。香港地区银行提供的外币产品利率更高,则是因为香港存在“联系汇率制”等制度优势,使得港元与美元指数固定捆绑,从而保持了较高的定期存款利率。
然而,投资者在进行美元资产配置时,也需要从汇率变动、换汇成本、资金长短期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艾亚文提醒道,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若进行境外投资,更需要重视潜在的汇率损失等汇兑风险以及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尽量通过多元化配置来分散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