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创新“四小龙”进展揭秘:马云现身,AI战略能否助力新飞跃?

   时间:2025-02-13 11:51:13 来源:蓝鲸新闻作者: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巴巴集团近期重申了其对于创新业务的重视,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驱动的战略方向上。在2023年11月的一次重要宣布中,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揭晓了首批被定为战略级别的创新业务,包括1688、闲鱼、钉钉以及夸克。吴泳铭阐述了这些业务被选中的关键标准:它们不仅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还具备独特的市场定位,并且紧密贴合用户需求的趋势及集团的“AI驱动”战略。

吴泳铭进一步强调,这些战略级创新业务将以独立子公司的形式运营,摆脱以往在集团内部的定位束缚,并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获得持续的投资支持。这一举措被视为阿里巴巴在提出“AI驱动”战略后的又一重大动作,标志着集团正通过投资AI基础设施、开发B端和C端的AI应用,积极寻求变革,激活各业务的新增长点。

阿里巴巴的灵魂人物马云,尽管已不在一线管理,但他每次的公开亮相和发言都在关键时刻传递出明确信号,旨在稳定团队士气或动员迎接新变化。据观察,自2024年底以来,马云公开活动的频率显著增加,包括在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成立、支付宝和蚂蚁集团二十周年庆典等重要场合露面,这些时刻均标志着阿里系业务正进行重大调整。

在阿里巴巴的创新业务中,闲鱼和钉钉虽然面临商业化挑战,但闲鱼注册用户数已超过5亿,其中95后用户占比超过四成;而钉钉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数字化基石,同样在寻求有效的变现途径。相比之下,夸克和1688的发展较为顺利。夸克作为阿里巴巴AI在C端用户侧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在C端业务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展示了集团在该领域的坚定决心。

自2024年底以来,阿里巴巴在AI To C领域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AI应用“通义”从阿里云分拆并入智能信息事业群,以及天猫精灵硬件团队与夸克产品团队的融合。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的加盟,也突显了阿里巴巴在AI To C业务上的重视。许主洪将负责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向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嘉汇报。

吴嘉作为阿里巴巴的“少壮派”高管,拥有丰富的C端产品研发经验,他统管夸克、通义、天猫精灵等AI产品,专注于阿里AI在C端的应用。这一策略转变旨在将核心业务集中,形成以夸克为代表的C端应用矩阵,覆盖从生产力工具、智能对话产品到AI硬件的多端布局。

夸克品牌在今年1月进行了升级,将Slogan改为“2亿人的AI全能助手”。数据显示,夸克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00后年轻用户占比超过50%的AI应用,年度下载量超过3.7亿。与此同时,1688作为阿里巴巴最古老的业务之一,其定位更加独立和清晰,战略方向被确定为数字供应链,旨在成为中国源头厂货的直供直销平台。

1688平台目前拥有107万家商家,其中工厂数量超过60万家,占全国规模以上工厂数量的三分之一。近期,1688启动了“产业带强势复苏”招商活动,重点面向产业带源头厂商,特别是那些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拥抱AI技术应用和尝试跨境市场的工厂。为配合招商,1688宣布所有面向商家的AI产品将免费使用,包括新推出的AI数字员工,旨在帮助商家节省人力、降低生意难度。

在电商基本盘之外,阿里巴巴的创新业务展现了丰富的市场想象力和AI创造力,成为抓住AI浪潮、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力量。马云对AI的重视已深入阿里巴巴的战略层面,他多次强调:“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这一观点意味着,尽管阿里巴巴在AI产业链、资源、数据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但在打造超级用户产品方面仍需积累经验。

不过,阿里巴巴已展现出积极的迹象。最新消息显示,苹果将选择阿里巴巴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这一合作将进一步推动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随着AI应用的爆发和“AI+云”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阿里巴巴正持续推动业绩增长,包括AI相关产品在内的公共云产品收入已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三位数同比增长。

尽管在打造超级用户产品方面面临挑战,但阿里巴巴正通过加码C端应用、投资AI基建和产品应用等举措,积极应对。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AI时代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也是马云所期望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