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正着手办理“娃哈哈”商标的转让手续,该申请已于2025年1月21日正式提交,当前处于“申请收文”阶段完成后的流程中,但受让方的具体信息尚未公开。
针对此事,娃哈哈集团内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内部正在就商标转让事宜进行深入沟通与讨论,尚未有最终决定。
回顾历史,娃哈哈集团早在1988年便成功注册了首个“娃哈哈”商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集团已在多个类别下注册了多达96个“娃哈哈”商标,同时,“WA HA HA”的中文全拼也注册了146个相关商标,涵盖了饮料、食品、方便食品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转让的“娃哈哈”商标属于第10类,主要涉及医疗器械和仪器、牙科设备和仪器、理疗设备、医用卫生口罩以及奶瓶等商品/服务项目,其专用权期限自2023年8月7日延续至2033年8月6日。
2024年初,娃哈哈集团经历了重大人事变动,创始人宗庆后因病离世,其女宗馥莉正式接棒,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全面接管娃哈哈集团。上任后,宗馥莉迅速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如打破传统的“大锅饭”模式,推行基于个人岗位绩效的员工分红制度,并加大了线下渠道的投入,尤其是冰柜的铺设。
然而,娃哈哈所处的包装饮用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自宗庆后逝世以来,娃哈哈瓶装水的销量一度激增。面对这一态势,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也迅速作出反应。去年4月,农夫山泉推出了绿色瓶装纯净水,并以低于1元/瓶的价格大举进入市场,从而引发了包装饮用水领域的价格战,价格区间从原本的2-3元下探至1元左右。同年11月底,娃哈哈也重新拾起了矿泉水业务,在大型卖场积极铺货。
步入2025年,瓶装水行业的竞争态势并未缓和,各大品牌仍在为市场份额激烈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