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二月涨势如虹,未来投资新蓝海?

   时间:2025-02-11 07:17:17 来源:格隆汇作者:格隆汇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节后A股市场交易热情高涨,本周再次迎来近4000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成交额轻松突破1.5万亿元大关,大盘稳稳守住3300点。这一波行情的主要驱动力来自AI及其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DeepSeek和宇树机器人的亮眼表现,不仅为国产AI和机器人产业链注入了强劲动力,更预示着未来国内企业将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中证机器人指数在近一个月内实现了20.85%的惊人涨幅,远超沪深300指数的2.54%。上周,该指数更是上涨了10.43%,节后归来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对其未来潜力充满期待。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一新兴行业的成长红利呢?

回顾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发展历程,从概念初现到如今,已经经历了多次大幅上涨,行情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2021年,马斯克在AI Day上公布人形机器人设计方案,随后市场迎来了一波近5个月的上涨行情,累计涨幅约30%。2022年,市场对特斯拉AI Day充满期待,Optimus首次亮相后,市场再次迎来了一波约70%的涨幅。而最近一次行情则是由AI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推动,GPT、RT-1、PaLM-E等大模型的发布为人形机器人向智能化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资本市场上,人形机器人的投资潜力经常被与电动车行业相提并论。从概念发酵到放量初期,再到销量爆发,国产电动车板块在A股市场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赛道股的阶段涨幅最高可达十几倍。而当前的人形机器人行业,与2012-2014年的电动车行业相似,都处于放量初期的阶段。然而,不同的是,电动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政策扶持,而人形机器人则更注重通用性,这要求高质量的训练数据输入和AI大模型的持续迭代。

随着国内外主机厂在关节、灵巧手方案、算法训练等方面的快速迭代,人形机器人的运动和认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互联网领军企业、生态巨头、车厂主机厂的纷纷入局,也将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应用场景中的商业化进程。随着丝杠、灵巧手、传感器等产业链环节的迭代加速,大规模量产线的研发和投入使用,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

在C端市场,优必选、宇树、乐聚等国内机器人厂商在2024年均发布了最新机型,持续在尺寸、自由度等参数上进行迭代。其中,宇树机器人G1已经开始量产,由华为开源鸿蒙赋能的乐聚机器人也落地了首条生产线。这些动作都表明,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量产+商业验证阶段,为2027年迈入一般商业化场景奠定了基础。

根据Morgan Stanley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万亿人民币,对应约5900万台机器人。由于具备汽车产业链和工控产业链基础,降本提速使得应用部署性价比提升,且国产机器人与特斯拉Optimus的代际差只有短短两年。因此,机器人的初期放量阶段或远远快于同时期的电动车。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像过去享受新能源电动车红利一样,抓住这波迅速上升的人形机器人红利期呢?目前,人形机器人赛道投资正在围绕供应链生态、价值量大小、技术方案差异化三个方向展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最为确定,产品性能软硬件最优,放量最早,因此特斯拉供应链的弹性最大。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市场对于不同环节的价值量、壁垒和国产替代效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要参与这一新兴行业的投资,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指数基金来实现。例如,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基金(A类:020255;C类:020256)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该基金追踪中证机器人指数,全面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中游(本体)以及下游(机器人集成及应用)。根据同花顺数据,该基金自成立以来表现优异,跑赢了市场并获得了超额收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