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国内外市场对“年货”的强烈需求,加之边民互市贸易的蓬勃活力,云南关累港口岸迎来了外贸的春天。据西双版纳海关的最新统计,2025年1月,关累港口岸共监管进出口货物量高达1.97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7.9%。同时,进出境的船舶数量也达到了111艘,实现了50%的同比增长。
在关累港口岸,海关关员们正忙碌地对出境货船进行登临检查,确保每一艘船只的合规与安全。这一场景,正是关累港口岸外贸热潮的生动写照。
关累港口岸,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是东盟国家如老挝、缅甸、泰国等通过湄公河进入中国的首个港口。在2024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后,关累港口岸的基础设施、开放水平及业务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今,澜沧江—湄公河与昆曼公路、中老铁路形成了高效的互补与衔接,关累港口岸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区域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关累港口岸的进出口货运量达到了15.52万吨,货值则高达15.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和27.4%。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西双版纳海关的辛勤付出与高效监管。
为了保障关累港口岸的通关安全、高效与顺畅,西双版纳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深入企业宣讲政策规定,引导企业规范申报,确保贸易的合规与有序。同时,他们还大力推广“提前申报”、“分类分流”、“预约查验”等便利化措施,通过“口岸+属地”、“现场+后台”、“人工+科技”的联动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监管效能与通关效率。
春节期间,西双版纳海关更是开辟了春运进出口快速通道,优先保障节庆用品等货物的通关需求。来自国内的春联、小灯笼等节庆用品出口激增,而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糖果、泡面等食品也在国内热销,极大地丰富了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各国的节庆市场。
西双版纳海关驻关累办事处口岸监管科科长肖文华表示:“针对春运高峰,我们提前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制定了专项通关保障方案。同时,我们也加大了人力资源的投入,提供了‘7×24小时’的预约通关服务,确保节日期间口岸的通畅与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