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新时代:海外发展驶入快车道,GhatGPT式变革已来?

   时间:2025-02-10 22:48:48 来源:烟树晚雁作者:烟树晚雁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东吴证券发布了一份深度研究报告,聚焦于海外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深入剖析了人形机器人行业,指出其正迎来类似ChatGPT所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时期。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欧美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高昂,人形机器人凭借其高性价比优势,成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有效方案。据预测,全球每年新增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将达到0.8亿台,对应的市场空间高达10万亿,而中国市场的潜力更是达到了2.3万亿。

在技术层面,大模型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机器人的智能化进程。数据训练和具身智能大模型成为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例如,特斯拉利用Dojo超级计算机进行数据仿真训练,而英伟达则通过Isaac GR00T Blueprint提供了数字孪生训练场,为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美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特斯拉作为领头羊,从芯片到本体制造全面自研,计划在2025年量产千台人形机器人。英伟达则在构建底层开发生态方面发力,与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展开了合作。尽管Google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曾遭遇挫折,但目前借助Gemini2.0等技术,正在与人形机器人厂商携手共进。OpenAI也不甘落后,通过投资布局并重启了机器人团队研发。

美国的创业公司也在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Figure AI已经获得了宝马、亚马逊的订单,Agility则专注于物流场景,并在GXO实现了商业化运营。Apptronik与奔驰、GXO合作,预计将在2025年底实现商业化。在欧洲及其他地区,1X受OpenAI投资,专注于家庭场景的人形机器人研发;Neura Robotics获得大额融资,推出的4NE-1样机展现了出色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在日韩方面,波士顿动力在现代汽车的支持下发展迅速,Rainbow Robotics被三星收购后也取得了显著进展。NAVER LABS的AMBIDEX机器人在餐饮场景进行了试点,Aldebaran Robotics则主打服务型机器人市场。川崎重工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报告预测,海外人形机器人将在2025年进入量产元年,预计销量将突破1万台。到2027年至2028年,随着消费者市场的突破,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届时,供应链将逐渐向中国厂商切换,为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东吴证券的这份报告不仅分析了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还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