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抖音与微博相继对张兰和汪小菲的直播间采取了封禁措施,这一行动似乎为持续了近两年的家族纷争大戏画上了一个仓促的句号。故事的起因要追溯到2022年11月,汪小菲与大S的离婚风波频繁登上热搜,而这场风波意外地让张兰和汪小菲背后的餐饮品牌“麻六记”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在张兰直播间,销量原本平平,甚至在不少人眼中,张兰母子自俏江南之后的事业未见明显起色,直播前景也不被看好。然而,随着汪小菲与大S的离婚事件持续发酵,张兰的直播间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高峰。据统计,仅在2023年的前三个月,张兰的抖音号销售额就突破了2亿元,观看人次更是飙升至2702万,麻六记的酸辣粉更是一跃成为网红爆款。
凭借这波流量红利,张兰在直播带货领域风生水起,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麻六记,这个成立于2020年的品牌,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30家线下门店,但其线上业务的火爆程度远超线下。据悉,麻六记线上业务的营收一度是线下门店营收的3至5倍。然而,随着线上流量入口的突然切断,麻六记面临了新的挑战。
回顾汪小菲的商业历程,几乎每一步都离不开八卦新闻的加持。从与大S的婚礼到台北俏江南的开业,再到S HOTEL的建立,大S这一“明星符号”在汪小菲的商业世界中无处不在。然而,无论是俏江南还是S HOTEL,都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最终或关店或改名,辉煌不再。
麻六记的诞生,似乎是将这场与“绯闻”绑定的游戏推向了高潮。然而,随着张兰和汪小菲直播间的封禁,这场游戏似乎也在宣告结束。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自2025年以来,张兰与汪小菲的相关账号直播带货销售额几乎占据了麻六记整个品牌抖音销售额的40%。尽管在被封禁的当天,麻六记抖音官方旗舰店直播间的排名有所上升,但长远来看,这种短暂的繁荣难以维持。
事实上,每当汪小菲与大S的感情纠葛平息,麻六记的流量就会大幅下滑。张兰直播间的女粉占比超过84%,其中31至40岁的粉丝占比超过一半,这个年龄段正好是大S《流星花园》时代的忠实观众。失去了大S的话题加持,她们对麻六记酸辣粉的兴趣或许也会减弱。
线上遇挫的麻六记,线下业务也显得冷清。尽管麻六记一直在努力调整线下生意,但面对国内餐饮行业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川菜市场的内卷,麻六记的抗击打能力有待验证。麻六记的零售业务也频繁被质疑使用预制菜,尽管汪小菲出面解释,但“酸辣粉”品类与预制菜的关联仍然难以切割。
在过去两年里,麻六记之所以能在拥挤的赛道中脱颖而出,其线上直播间的贡献功不可没。或许麻六记的酸辣粉与同类竞品并无太大区别,但汪小菲的感情大戏却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成为了品牌最好的叙事和卖点。如今,失去了线上流量的支持,麻六记需要学会独立行走。
不仅如此,这股“无流量,不生意”的风气在直播带货领域愈演愈烈。几乎与张兰同一时期,向太陈岚也凭借儿子向佐与郭碧婷的婚姻话题成功开启带货生涯。尽管张兰的封禁事件警示了刻意争夺流量的反噬风险,但短时间内,这种玩法的追捧者仍然络绎不绝。
直播带货的兴起确实盘活了不少日薄西山的企业,成为了中小企业、新兴品牌自救的重要方式。然而,这种依靠流量狂欢推动销量增长的模式能否持续,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蝉妈妈数据显示,一度吃尽流量红利的张兰,直播带货转化率并不高。这表明,尽管八卦新闻能吸引大量看客,但真正转化为消费者的比例并不高。
尽管如此,仍然有无数直播间在拼尽全力争夺流量,希望成为下一个麻六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参与者都在寻找出头的机会,即使这个机会可能会成为束缚自我的枷锁。
在这场流量盛宴中,麻六记的成功看似不难复制,但背后的挑战与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如何在失去流量加持后保持品牌活力,成为麻六记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整个直播带货行业也在反思这种依赖流量推动销量的模式能否长久。在消费逐渐理性的今天,品牌如何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