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博观研究院深入分析了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并发布了《2025年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分析报告》。报告详细揭示了该市场的蓬勃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据报告显示,中国保健品市场近年来经历了显著增长,从2013年至2023年,市场规模扩大了超过3.5倍。预计至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300亿大关,年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市场渗透率和人均消费额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这为各大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尽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尚未有品牌形成绝对垄断,特别是线上渠道的竞争尤为白热化,为新兴品牌和跨境品牌创造了抢占市场份额的有利条件。
跨境电商进口市场的崛起,为保健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2022年,跨境进口额已达到5600亿,是2017年的近10倍,预计到2025年还将实现翻倍。其中,营养保健类产品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是主要供应国,2023年中国从这些国家的保健品进口额达到了67.4亿美元,相比2018年实现了翻倍增长。
在跨境渠道方面,梯队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抖音全球购迅速崛起,已成为第三大跨境电商平台。在2024年的双十一大促中,抖音全球购的跨境保健品销售额表现抢眼,Swisse销售额达到1.5亿,美国OLLY和新西兰OXYENERGY的销售额也纷纷破亿。膳食营养品类别的GMV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04%。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跨境电商的主流消费群体以90后为主,年收入水平在10至30万之间。他们主要通过社交媒体了解产品和品牌信息,并倾向于在国内进口跨境电商平台下单。购买跨境保健品的主要群体包括36至45岁的一线城市女性、36至40岁的一线城市男性以及家庭中的“健康守护者”。这些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牌和成分有着较高的关注度。
在细分市场中,心脑血管营养品、口服美容产品、综合营养补充液、骨关节健康产品和肠胃健康产品五大类别占据了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的七成份额。以辅酶Q10、胶原蛋白和氨糖为例,这些细分品类在品牌竞争、产品剂型、销售价格区间、销售渠道以及目标消费群体等方面均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报告还指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各大品牌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断创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跨境电商平台也需持续优化购物体验,提升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跨境保健品。
最后,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品牌之间的合作与共赢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