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流量明星难救《射雕》?春节档电影口碑成王道

   时间:2025-02-10 10:52:53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内地影坛,一部承载着无数武侠迷情怀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简称《射雕》)虽然成功登顶武侠票房榜,却在今年的春节档遭遇了意外的滑铁卢。据统计,该片在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中,票房仅突破6亿大关,落后于儿童动画大片《熊出没·重启未来》,排名新春影片倒数第二。

长久以来,《熊出没》系列电影被业内戏称为“春节档守门员”,任何未能超越其票房成绩的春节档影片,往往被视为在商业层面上的失意者。此次《射雕》的票房表现,无疑给业界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拥有“顶流演员+经典IP+知名导演”的黄金组合,《射雕》为何在春节档折戟沉沙?这背后,不仅是一场票房的较量,更是粉丝文化、市场策略与观众口味的复杂交织。

自预售阶段起,《射雕》便深陷粉丝舆论的漩涡。从预售票房的断层领先,到粉丝积极争取影院排片,再到春节期间网络上流传的“空场”图片与“贷款支持票房”的传言,粉丝群体几乎主导了该片的大部分公众讨论。然而,肖战影音会近日发布的澄清声明,否认了这些不实传闻。

尽管如此,多位来自不同城市的观众向记者证实,《射雕》上映时确实存在非核心区域座位已售出却无人观影的情况。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射雕》预售总票房高达3.5亿,而当前预测票房仅为6.47亿,预售票房占比之高,在中国影史上实属罕见。

资深电影人关雅荻对此表示:“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这样的预售表现也是极不正常的,堪称史上最夸张的一次操作。但似乎大家对此已有心理准备,许多影院经理也早早做好了应对,因此预售对排片的影响相对有限。不过,预售成绩依然证明了肖战个人的票房号召力,这已相当了不起。”

然而,《射雕》并未能借助“先发优势”占据排片优势,后续也未能通过“口碑发酵”扭转票房颓势。猫眼专业版对该片的票房预测值一路下滑,从最初的10亿以上降至如今的6亿多。

豆瓣评分上,《射雕》也呈现出明显的“粉黑大战”特征。尽管豆瓣评分近年来备受争议,但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电影博主@空山daily 在微博上分析指出,《射雕》的一星和五星评分占比均远高于同类影片,显示出明显的粉丝与黑粉对抗态势。

流量明星历来被视为票房和收视的保障,但在今年的春节档,《射雕》却似乎被粉黑大战所拖累。流量明星在春节档的败北,一方面是因为粉丝群体虽庞大,但与春节档的庞大观众基数相比仍显渺小。另一方面,春节档电影要打动广大观众,不仅需要高质量,更需要题材和内容贴近中国观众的普遍审美。

关雅荻认为,在中国独有的春节档期内,电影创作不仅要追求艺术品质,还要深刻理解国情,这本身就是制片艺术的一部分。对于迎合“大众审美公约数”的春节档电影而言,承载极端爱恨的流量明星无疑是一个减分项。

流量明星的运行机制与电影的票房号召力也存在本质差异。流量明星的崛起主要依赖于互联网视频平台的网剧与综艺,其背后的商业模式更多是面向品牌方的To B生意。而电影则主要依赖票房收入,属于To C模式,观众直接购票观影,更接近于消费行为。在春节档这样的巨大档期中,影片的口碑和舆论热潮才是带动票房的关键。

流量逻辑虽然曾风靡一时,但并非市场运行的唯一规律。正如关雅荻所言:“许多规律都在同时运转,《射雕》的遭遇,无论对粉丝还是片方,都是一堂生动的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