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光线传媒的中国神话宇宙:一部《哪吒》够吗?

   时间:2025-02-09 12:13:49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光线传媒的年度春节美食庙会上,五百多名员工欢聚一堂,共享来自各地的美食佳肴,如重庆麻辣鸡片、徽州毛豆腐和酥带鱼等,伴随着欢快的春节音乐,整个大堂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尽管人和菜都众多,但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春节,对王长田和光线传媒而言意义非凡。从大年初三开始,王长田频繁在微博上更新春节档电影票房排名,直至春节结束。令人瞩目的是,由他公司主控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始终占据票房榜首。这部电影不仅超越了《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还摘得了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第一的桂冠。据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2》的内地总票房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而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仅为425亿元。受此影响,光线传媒的股价节后飙升40%,市值突破400亿元,创下近四年新高。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光线传媒的另一部动画电影《小倩》却遭遇了票房滑铁卢,最终票房仅为1284万元。尽管如此,《哪吒2》的辉煌成绩无疑为光线传媒的“中国神话宇宙”计划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1》)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开启了光线传媒的神话宇宙篇章,如今,《哪吒2》有望再次续写这一传奇。

光线传媒的“中国神话宇宙”计划并非一帆风顺。早在《哪吒1》片尾彩蛋中,随着《姜子牙》预告的曝光,光线传媒的神话宇宙构想初露端倪。然而,《姜子牙》并未能复刻《哪吒1》的成功,票房止步于16亿元,且剧情与《哪吒》系列毫无关联。与当时如日中天的漫威宇宙相比,光线传媒的神话宇宙显得先天不足。彩条屋影业,作为光线传媒负责动画电影项目的子公司,更像是一个投资机构而非内容创作主体。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王长田组织了一支团队,重新梳理中国的神话故事、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旨在建立光线传媒自己的神话宇宙世界观。他多次强调,光线构建的中国神话宇宙将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的系统性工程,预计由几十部动画电影作品构成。为此,光线传媒在2023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光线动画,专注于出品自有动画电影,对神话宇宙进行规划和管理。

然而,构建中国神话宇宙的道路远比想象中艰难。动画电影是电影产业中最考验工业化实力的品类之一。《哪吒2》的制作过程耗时五年,拥有超过1900个特效镜头,需要138家动画制作公司和4000多名动画人员共同参与。这样的制作规模,反映了中国动画产业的最高水准,但同时也暴露了动画电影工业化面临的挑战。

尽管《哪吒》系列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尚未完全打开。与北美、日本等电影市场相比,中国动画电影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2024年国内上映的27部国产动画电影中,仅有《熊出没·逆转时空》票房接近20亿元,其余大多数电影票房表现平平。

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王长田意识到,光线传媒需要更多的动画电影来支撑其神话宇宙计划。他呼吁全公司积极探索AI技术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以提高制作效率。目前,光线传媒已经具备每年推出2-3部动画电影的能力,并且产能在持续提高。然而,对于王长田而言,最迫切的问题仍然是产量。

尽管《小倩》的失利让外界对光线传媒的神话宇宙计划产生疑虑,但王长田的决心并未动摇。他表示,光线传媒仍将是国内动画电影制作水平最高、投资布局最广泛的电影公司之一。未来,他们将继续推出更多动画电影,包括《三国的星空》、《去你的岛》和《涿鹿》等已立项的作品,致力于构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电影宇宙。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