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落幕,国内航空与铁路领域迎来了一波新的市场动态。尽管近期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有所上调,但机票价格却并未因此走高,反而呈现出显著的“跳水”趋势。
据了解,自2月5日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执行新标准,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40元,800公里及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20元,较此前分别上调了20元和10元。然而,这一调整并未对机票价格产生实质性影响。春节长假结束后,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国内机票价格迅速回归常态,部分航线折扣力度惊人,甚至低至1折以下。
携程等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大年初十后,机票价格普遍回落,元宵节后出发的机票、酒店均价较春节期间下降了30%-50%。以广州为例,近一周内飞往重庆、成都、海口等地的机票价格均出现了“白菜价”,折扣幅度从0.9折到3折不等。这一趋势对计划错峰出游的游客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消息。
与此同时,高铁领域也悄然掀起了打折风潮。广州至长沙、广州至桂林等热门路线近日出现了低至3折的票价,部分车票迅速售罄。这一变化无疑加剧了民航与高铁之间的竞争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传言称多家航司被约谈,要求不得出售低于200元的机票。尽管多家航司未证实收到该规定,但某在线旅游平台人士透露,平台已收到航司关于机票售价不得低于200元的通知,且已开始执行。这一“底线”指的是不含税的裸票价格。不过,与往年旺季后的市场行情相比,当前机票价格仍算不上“地板价”。
民航业近年来业绩压力持续存在。尽管2024年全行业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仍有不少航司处于亏损状态。中航协指出,2024年航空客运市场“旺丁不旺财”现象突出,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超过10%。除了航司间的竞争,高铁对民航的分流也是影响机票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票价机制的改革,中短途航线已愈发面临高铁的竞争。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国铁集团也在积极行动。一方面,加密列车班次,增加运力;另一方面,改革票价机制,对部分非紧张时段、方向的旅客列车实行优惠票价。2024年上半年,高铁在民航客流量较大的主干线路上增加了大量车次,同时部分动车组列车票价也进行了优化调整。在2025年春运前夕,不少消费者发现部分普速列车和高铁的票价都出现了大幅度折扣。
高铁与民航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和票价机制的灵活调整,民航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将是航司们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