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广阔疆域中,隐藏着数处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峡谷,它们不仅是自然界的杰作,更是地质演化的生动见证。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中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及东非大裂谷,这些名字无不让人联想到地球上最为壮观的自然奇观。它们各自以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地质结构和生态系统,向世人展示着地球历史的深邃与壮丽。
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一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雄伟景观,是科罗拉多河历经500万年不懈侵蚀的杰作。河水如同一位耐心的雕刻家,以泥沙为刀,以时间为笔,在沙漠中刻画出了一条全长446公里、平均宽度达16公里、最深处超过2100米的巨大裂缝。今天,它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探访,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而,在遥远的月球上,却存在着与科罗拉多大峡谷截然不同的峡谷景观——“薛定谔月谷”和“普朗克月谷”。这两条巨大的山谷并非由河水侵蚀而成,而是由近40亿年前一颗城市大小的小行星撞击月球背面时形成的。薛定谔月谷位于薛定谔盆地西北270公里处,宽度可达20公里;而普朗克月谷则从盆地向北延伸280公里,跨度高达27公里。这些月球大峡谷的形成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它们仅在大约10分钟的时间内便形成了与科罗拉多大峡谷类似大小的规模。
近日,休斯顿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大卫·克林以及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丹妮尔·卡伦伯恩和加雷斯·柯林斯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对这两条月球大峡谷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科学分析。他们通过弹道学分析,确定了创造放射状月球大峡谷所需的时间。研究表明,在薛定谔月谷形成时,如山的巨石在空中飞行了约4.5到15分钟,而更长的普朗克月谷的飞行时间则约为5.2到15.4分钟。因此,最关键的峡谷形成阶段,仅仅发生在10分钟之内。
更令人震惊的是,形成薛定谔月谷的撞击力之大,简直难以想象。如果将这股力量换算成核弹的威力,那么它比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所有核试验的当量总和还要大700倍,相当于目前全球核武库总和的130倍。这股力量在月球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壮观峡谷。
随着人类对月球探索的不断深入,这些月球大峡谷也逐渐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美国宇航局筹备的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就计划对这些地点进行科学研究。阿尔忒弥斯任务的着陆区初步设定在薛定谔盆地周边500公里内,这里处于盆地喷出物的飞溅区域,对于研究月球大峡谷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薛定谔盆地及其周边的月球大峡谷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息。通过对这些地区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有望揭示月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以及太阳系早期的环境条件。这些研究不仅对于天文学和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还将为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和资源开发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