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策略师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积极看法。美国银行的策略团队便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技术争端不会进一步升级,因此建议投资者增加对中国股票的配置。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初美股结束持续上涨趋势后,其领先优势已逐渐减弱。
高盛、德意志银行和贝莱德等外资巨头也紧随其后,不仅看好中国股票的前景,而且已付诸实践,增加了对中国股票的投资。这些大资金的动向往往被视为市场大方向的指引,它们的选择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值得关注的是,昨晚热门中概股普遍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更是收涨超过1%,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股市场再次下跌,其中纳指跌幅超过1%。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科技股的上涨趋势与美股科技股的下跌趋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DeepSeek等新兴企业的崛起,更是为中概科技股带来了中长期价值重估的契机。同时,恒生科技指数已攀升至5200点,小米集团也成功迈入全球万亿市值俱乐部,港股市场的估值重塑趋势愈发明显。
对于中国资产的投资策略,大资金普遍倾向于避开A股市场,转而关注港美股市场。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认同。他们认为,选择正确的市场是获取利润的关键,而A股市场并非当前的最佳选择。相比之下,港美股市场更具吸引力。
关于大盘指数的走势,市场观点各异。港股已逼近924行情的高点,A股市场也在缓慢攀升。然而,对于投机情绪浓厚的市场,左侧投资者往往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投机行为往往导致投资者越急越穷,市场戾气加重。因此,A股市场更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重点关注红利股和科技股对应的宽基指数。在牛市初期,尽量避免购买A股的个股,这是一位拥有10多年投资经验的老股民的肺腑之言。
尽管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大盘指数继续上涨的预期仍然强烈。红利股和权重股有望拉升上证指数,双创指数也将跟涨。节后的市场行情预计将以科技行业为主导,带动主板市场回暖。然而,随着市场走势的变化,行情也将出现切换。
关于下周的市场行情,市场普遍认为将出现大幅波动。如果成交量继续放大,有望突破2万亿大关;而如果成交量萎缩,则市场将出现严重分化,特别是AI产业链。因此,下周的市场行情注定不会平静,预计将呈现宽幅震荡向上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投资者可能会面临利润回撤的情况,AI概念股也将出现分化。真正的价值股有望继续上涨,而蹭概念的股票则可能面临被投资者高位接盘的风险。
白酒、证券和地产等板块的走势也将对上证指数产生影响。由于这些板块的位置较高,因此上证指数的回调空间有限,大概率将继续上涨。然而,主板市场的回暖对科技题材股来说可能并非利好。一旦银行、白酒等板块拉升市场,中小创股票的表现可能不会很好。
尽管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整体前景仍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对于科技价值股,投资者普遍看好其未来发展。然而,对于投机行为,投资者应保持警惕,避免陷入互掏腰包的游戏中。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关注大概率正确的事情和方向,以获取稳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