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调味品行业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2025年初,海天味业、安琪酵母等领军企业相继宣布了各自的出海计划,有的通过赴港上市筹集资金,有的则着手在海外扩建产能,更有企业接连发布全面的出海战略。
调味品行业的这一波出海热潮,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随着成本压力的持续上升和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调味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出海,被视为它们突破瓶颈、实现二次增长的关键路径。资本市场对此反应不一,但普遍认为,调味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或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天味业作为调味品行业的领头羊,其出海计划尤为引人注目。该公司宣布赴港上市,旨在通过募集资金加强产品研发、产能扩张、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拓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海天味业雄心勃勃,但其出口额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海天味业在内地的业务也面临着下滑的风险,销售毛利率持续走低,未来几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预计将持续下滑。
调味品行业的整体库存消化阶段也是促使企业出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一家超市内,调味品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示了行业的繁荣景象,但同时也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为了寻求突破,调味品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希望能在那里找到新的增长点。
涪陵榨菜也是积极出海的企业之一。数据显示,该公司2024年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1%,达到6500多万元。尽管未发布2024年的全年业绩数据,但涪陵榨菜在上半年已经遭遇了收入和净利润双下滑的困境。面对内地市场的线上电商销售价格竞争和品类迭代速度滞后等问题,涪陵榨菜选择通过扩大海外业务来寻求突破。
安琪酵母同样在出海方面有着雄心壮志。该公司计划在中东、北非、东南亚等传统区域以及美洲、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增设生产线。然而,尽管安琪酵母的产能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但其净利润增长却几乎停滞不前。折旧金额的逐年增加也给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出海,成为了安琪酵母寻求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然而,调味品企业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资本市场的反应相对冷淡,海天味业的市值自高点以来已经缩水超过60%。一些调味品企业的高管也选择了减持所持公司股份,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在行业整体动销情况表现一般的情况下,调味品企业面临着库存消化、消费复苏疲软和宏观经济影响等多重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调味品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出路。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国家相关战略的深化和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为调味品企业出海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企业出海也需要深入研究当地市场的法律法规、饮食风格、文化和消费特征等方面。只有充分了解目标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德邦证券则认为,调味品企业需要通过渠道下沉、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应对终端动销压力。具备规模效应与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随着餐饮业的复苏带动需求回暖,工业定制调味品成为细分增长点。然而,这也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出海之外,调味品企业也在跨界方面进行了尝试。例如,海天味业在过去三年内推出了超过20款跨界新品。然而,企业频频跨界势必会对业绩产生影响。如果跨界产品能够得到市场认可,将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并反映在公司股价上。但如果只是追逐市场热点而推出的新品在市场上不能引发良好反响,则会对企业造成资源浪费和机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