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星宇航港股IPO之路:巨额亏损下,董事长高薪引争议

   时间:2025-02-08 02:01:14 来源:财中社作者:财中社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拟在港股上市的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近期因其在亏损状态下的高管薪酬分配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招股书披露,尽管公司在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超过4.4亿元,但董事长陆川的薪酬却呈现逆势增长,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对其薪酬制度合理性的质疑。

国星宇航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分别为1.77亿元、5.08亿元和2.37亿元,然而,净亏损却从2022年的9090.7万元增至2023年的1.39亿元,并在2024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扩大至2.14亿元。尽管收入有所增长,但经营成本和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导致亏损规模不断扩大。

国星宇航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持续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卫星及相关服务的毛利率波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司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投资于研发、发射AI卫星、提升AI算法及算力、客户获取及关系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尽管这些投资暂时影响了盈利能力,但对于把握未来市场机遇至关重要。

从业务构成来看,国星宇航的收入高度依赖于星基解决方案业务,该业务在报告期内分别贡献了58%、90.7%和81.5%的收入。这种业务模式的单一性可能带来潜在风险,限制了公司的收入多元化能力。

毛利率方面,国星宇航的整体毛利率在报告期内波动较大,分别为25.4%、14.0%及25.9%。而在“卫星及相关服务”领域,毛利率更是出现了大幅波动,2023年甚至达到了-107.1%,这在行业内极为罕见。相比之下,同行业的星网宇达和中国卫星在2023年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6.08%和21.01%,显示出国星宇航在盈利能力上的明显差距。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国星宇航仍在积极推进其“星算计划”,旨在建设由2800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目前,该计划下的卫星轨道及频谱已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的审批并公示,显示出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然而,在公司持续亏损的背景下,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陆川的薪酬问题却引发了广泛争议。招股书显示,陆川在2022年的薪酬为1361.1万元,2023年下降25.25%至1017.4万元,但在2024年前三季度却同比增长了41.83%,达到864.6万元。相比之下,其他高管的薪酬在同一时期内明显低于陆川。

陆川的薪酬结构包括基本工资、股票期权和奖金等,其中2024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股票价值的回升。然而,国星宇航尚未公布详细的业绩挂钩奖金计划,也未对陆川薪酬显著高于其他高管给出合理解释。这一薪酬分配问题引发了市场对其公司治理和薪酬制度合理性的广泛质疑。

国星宇航在国内外航天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尽管公司在AI卫星方面拥有技术创新优势,但仍需应对持续的亏损、高成本结构以及商业模式可行性和盈利能力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创新驱动力的同时,优化成本结构、调整业务模式、实现收入多元化,并在高管薪酬分配上表现出对公司整体发展的责任感,将是国星宇航在拟上市关键时刻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