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传来喜讯,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南海海域成功完成了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简称HUNT)探测器单元样机的部署工作。这些精密的探测器单元被精确安置在1600米深的海底预定位置,并顺利接入了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南海子网的电力与信息网络,实现了稳定的运行状态。
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陈明君介绍,此次全尺寸探测器单元样机在我国南海的首次成功部署,标志着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项目在南海的预研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开展的样机阵列部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陈明君研究员表示,这一探测器阵列预计将覆盖600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并有望在两年内观测到中微子天体点源,未来十年内更有望发现数十个中微子天体,从而推动中微子天文学领域的发展。
科研团队在南海1600米深的海底,实现了探测器的精准投放,这一技术突破对于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项目的后续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成功部署不仅展示了我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也为国际中微子天文学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随着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项目的不断推进,我国将在中微子天文学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全球科学界提供更多宝贵的科研数据和见解。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将提升我国在国际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地位,也将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更加先进的科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