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夜的寂静中,手机屏幕的微光照亮了一夏的脸庞,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沉迷于短剧中的情节:从落魄千金甩出500万分手费,到软饭男友意外成为首富,再到塑料姐妹间的明争暗斗。随着剧情的推进,一夏的眼皮逐渐沉重,但在女主即将在宴会上打脸复仇的关键时刻,她猛地清醒过来。
这并非中年女性独有的深夜秘密。寒假期间,大学生小辰在享受悠闲时光的同时,也沉迷于短剧《引她入室》的耳光声中;律所午休时,奶茶妹妹偷偷观看着《繁花如梦》男主何健麒的混剪视频;就连私募精英费佑蓬,也在咖啡的陪伴下,沉醉于《怦然心动50岁》的温情拥抱中。
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微短剧行业的用户规模已超过5.76亿,占整体网民的52.4%。在短视频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短剧以每部平均2分钟、总观看时长两小时的特点,成为新一代互联网文化消费的黑马。特别是字节旗下的红果短剧,其月活跃用户数已高达1.4亿,日活跃用户数在过去10个月内增长了6倍以上。
短剧的受众群体日益扩大,从下沉市场的“电子榨菜”到全民追捧的“多巴胺制造器”。为了深入了解短剧行业的魅力,我们采访了几位深度短剧用户。他们分享了短剧如何精准捕捉用户需求,以及短剧独特的文化消费特征。
一夏作为偶像剧爱好者,对长剧的冗长感到不满,而红果剧场的免费短剧成为了她的新宠。每晚睡前,她都会观看短剧来消遣。小辰则被复仇爽剧《引她入室》所吸引,认为短剧比长剧更敢拍、更刺激。费佑蓬则对《怦然心动50岁》的形式着迷,尽管意识到剧情爽点的雷同,但他认为这种形式在短篇幅内创造了更深刻的对立和反转。
短剧的消费场景多样,如下饭、解压、睡前娱乐或打发时间。对于用户来说,短剧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性价比的。它满足了当下普遍存在的快餐类内容需求,逐渐收获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短剧的小屏属性和个人消费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更个人、更私人的娱乐产品。它不承担公共价值,也不具备太多社交属性,而是直接调动恋爱、权力、财富等经典母题元素,满足最基础的情感需求或娱乐需求。
为了满足用户潜在的短剧消费需求,更多平台推出了单独的短剧板块。腾讯、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划出横屏短剧专区,拼多多推出多多短剧频道,小红书也策划了短剧春节档活动。这些举措助推了短剧整体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花花作为短剧的深度用户,对《声色犬马》这部剧赞不绝口。她认为剧情踩在她的点上,节奏好,演员表演精准,镜头语言难得。对于短剧,演员颜值演技和角色人设关系往往是吸引她点开一部新剧的最初动力。奶茶妹妹也被何健麒的颜值吸引,补完了他所有短剧。一夏则喜欢曾辉和张北淅,觉得他们说话很温柔。
短剧的代入感是其另一大魅力。剧本总是预设观众可以成为故事里的某个角色,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短剧还建立了一套针对大脑多巴胺分泌的奖赏机制,为观众情绪性需求的满足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短剧市场的不断扩大,用户对于短剧内容立意及整体制作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花花这样的深度用户已经对短剧背后的制作公司、导演编剧如数家珍。题材雷同、故事发展套路化是短剧发展初期的问题,但随着一二线城市短剧用户比例的增加,短剧制作方开始注重内容创新和品质提升。
然而,即使是深度消费者如奶茶妹妹,也开始调整短剧在个人娱乐生活中的比重。高强度刷短剧一年后,她开始感到腻烦,希望寻找更多样化的娱乐方式。这反映了用户对短剧内容的新期待,也促使短剧制作方不断探索新的类型和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