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1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销售数据再次彰显了其市场领先地位。据统计,当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高达32.79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六成;销量也达到了约30.05万辆,同比增长近五成。尤为比亚迪的商用车产量与销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从去年同期的474辆激增至4092辆,增幅超过七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在比亚迪的销量中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比增长近八成。
比亚迪的海外销售同样表现出色,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合计达到6.63万辆,与去年12月相比增长了约16%。从全年来看,2024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售量达到了427.21万辆,同比增长约四成,这无疑为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与此同时,北汽蓝谷也迎来了新年的开门红。尽管去年公司业绩面临亏损挑战,预计归属净利润为负值,但在今年1月份,北汽蓝谷的汽车产销量均实现了增长,销售量达到了7219辆,同比增长高达383.85%。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为北汽蓝谷在新的一年里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迎来了开门红。赛力斯在今年1月份的产销量就出现了同比下滑,销量仅为1.79万辆,同比下降约五成。尽管去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并成功扭亏为盈,但今年1月份的表现却令人担忧。
上汽集团方面,1月份实现销量26.4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11万辆,同比下降5.04%。不过,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却十分亮眼,出口及海外基地销量同比增长7.39%。尽管去年上汽集团整车批发销量有所下降,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实现了近一成的增长。
另外,长城汽车在今年1月份的汽车销量也出现了同比下降,但去年长城汽车的业绩表现却十分强劲。据业绩预告显示,长城汽车去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到130亿元,同比增加76.6%到85.14%。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长城汽车海外销售的增长以及国内产品结构的优化。
在政策层面,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诸多利好消息。去年12月,财政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车在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前提下,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介绍称,在过去一年的以旧换新活动中,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了购买新能源汽车。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最新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650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渗透率将超过50%。其中,乘用车的新能源电动化已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而商用车则正处于快速爬坡期,后续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各大车企纷纷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力度,以期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政策的支持和消费者的认可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