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自2017年首飞以来,一直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尽管时间流转,但正式交付的日子似乎总是遥遥无期,让不少人对它的到来充满了焦急与期盼。
然而,进入2022年后,关于C919的好消息频频传来,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5月,首架即将交付给首家用户的C919大飞机成功完成了首飞试验,预示着其正式交付的日子已为期不远。紧接着,7月23日,中国商飞官宣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7月19日,C919大型客机的6架试飞机已全部圆满完成了试飞任务,标志着我国的取证工作正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适航证,这一看似简单的证件,实则承载着航空器安全与可靠的重量级证明。它不仅是国内飞行的必备条件,更是国际市场上投放飞机的敲门砖。想要让C919翱翔于全球蓝天,就必须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美国航空管理局的适航证,以及进口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认可。
尽管取证之路繁琐而艰难,但对于志在全球市场的C919而言,适航证无疑是必争之地。只有跨越这道门槛,中国大型客机才能真正迈出成功的步伐,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航空实力。
在期待C919适航证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忽视其当前的技术现状。目前,C919采用的是CFM国际公司研发的LEAP-X1C发动机,这一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法国和美国手中。这也提醒我们,在航发技术上,中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LEAP-X1C发动机作为C919的唯一国外启动动力装置,不仅拥有先进的炭纤维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部件,还能减少16%的飞机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噪音水平。然而,想要用上自己的航发,中国航空工业还需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尽管C919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超过60%,但国产航发的替换仍需时日。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让C919真正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