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太空合声!中国科学家曹晋滨团队首次记录遥远太空神秘乐章

   时间:2025-02-01 09:45:50 来源:芜湖新闻网作者:芜湖新闻网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的新春佳节前夕,一项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研究成果震撼了国际科学界。1月23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晋滨领衔的国际团队,在遥远太空中首次记录到了合声波,这一突破性发现也同期刊登在了《Nature》杂志上。

曹晋滨院士,这位毕业于芜湖一中的杰出科学家,在其高中班主任的春节探访中,透露了此次研究的细节。这一发现不仅令人振奋,更是一次科学探索的里程碑。

合声波,这一太空中的电磁波动,长久以来都被视为地球磁场与宇宙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产物。其频率特征宛如清晨鸟鸣,因而得名。尽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合声波一直是空间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它只存在于靠近地球的偶极磁场区域。然而,曹晋滨院士领衔的团队,通过分析国际地球磁层多尺度卫星(MMS)多年积累的数据,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

他们首次在距离地球16万公里的非偶极磁场中性片区域捕捉到了合声波的存在,并揭示了其产生的机制——非线性波动-粒子相互作用。这一发现不仅打破了科学界长达70多年的认知局限,更为理解合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

据论文通讯作者曹晋滨院士介绍,他们观测到的合声波频率低于100赫兹,处于人类听觉范围内。将这些电磁波转化为音频后,就能听到一段宛如太空传来的合声,既像鸟鸣,又似科幻中的太空鲸歌。

合声波不仅美妙,更蕴含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它能加速低能电子,形成对航天器和航天员构成威胁的杀手电子;也能散射电子,使其沉降至极区高层大气,形成极光;它还能诱发嘶声波,影响近地空间高能电子辐射带的结构,进而调制磁层-电离层耦合,对空间天气的发展和演化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理查德·霍恩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观点文章称,这一观测结果是在一个惊奇区域的惊奇发现,将极大提升科学界在空间天气等方面的预报能力。

曹晋滨院士,这位芜湖人,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家乡接受教育,1981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赴法国深造,获得博士学位。他不仅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2024年春节,他回到芜湖,与老师、同学欢聚一堂,共话往昔,展望未来。

曹晋滨院士的成就,是芜湖人乃至全体中国人的骄傲。他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