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便踏上了探索火星的征途,近日,它揭示了火星古代池塘与湖泊的无冰存在的证据。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火星历史的认知,还引发了关于火星古气候的深入探讨。
好奇号在火星表面发现了类似地球沙质湖床的地形特征,这些小起伏被认为是风驱动水流在地表流动形成的波纹。这一发现直接表明,这些水域是在露天环境下存在的,而非被冰层覆盖。据分析,这些波纹的形成可追溯至约37亿年前。
火星,这颗太阳系中的第四颗行星,因其表面氧化铁的存在而呈现出鲜明的红色。尽管火星在山谷、火山等地质特征上与地球有相似之处,但其环境却截然不同。火星的极冠主要由二氧化碳冰构成,大气无法供生物呼吸,表面寒冷干燥。
然而,正是火星的这些神秘特质,使其成为了人类探索宇宙、寻找外星生命的重要目标。好奇号火星车的任务之一,便是探索火星的地貌特征,评估其过去是否支持过原始生命的存在。好奇号自2012年8月抵达火星以来,一直在盖尔陨坑周边区域进行深入探索。
加州理工学院的John Grotzinger、Harold Brown和Michael Lamb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的最新论文中,分享了好奇号的最新发现。他们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两组古代波纹,这些波纹被认为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干涸水体遗迹。这些微小的起伏在地球上的海滩和湖床中十分常见,是风吹水流流过浅滩的结果。此次发现意味着,火星上的水曾经以液态形式露天存在,而非被冻结。
好奇号在盖尔陨石坑发现的波纹,为火星历史上存在液态水体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对岩石和波纹的分析显示,它们形成于约37亿年前。这表明,当时的火星大气和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密度也更大,足以支持露天液态水的存在。研究小组还根据发现的波纹创建了计算机模型,试图推断湖泊的大小。波纹的高度和间隔距离,为确定水体的深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些波纹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一处是在曾经的沙丘地带发现的普罗露头波纹,另一处则是在富含硫酸盐的阿马帕里标记带岩石中。这两个区域的年代略有差异,暗示着火星的温暖、浓密大气层可能多次出现,或至少持续存在过一段时间。这一发现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火星条件的变化历史。
虽然NASA的机遇号火星车曾率先在火星表面发现涟漪,但当时对于水体的性质并不确定。好奇号的这一最新发现,让我们对火星的早期状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液态水可能曾经广泛存在于火星地表。然而,要全面了解这些涟漪的普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