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技术大奖背后,汇川联合动力冲刺IPO能否再续辉煌?

   时间:2025-01-10 13:10:27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小米技术大奖揭晓的余温中,另一家企业的身影悄然浮现于公众视野,它正是正冲刺创业板IPO的动力企业——联合动力。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近日宣布,2025年的小米技术大奖已尘埃落定,奖金总额从原有的“百万美金技术大奖”跃升至“千万技术大奖”,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而本年度最高奖项花落“小米超级电机V8s”项目,该项目由小米自主研发与生产,其27200rpm的转速傲视全球,不仅刷新了量产电机转速的记录,更是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创造佳绩的关键所在。

尽管未参与V8s电机的研发,汇川技术旗下的联合动力,却凭借小米等车企的订单,顺利步入IPO的冲刺阶段。汇川技术的董事长、总裁朱兴明,再次成为焦点人物。

近日,联合动力向深交所递交的创业板IPO申请材料已获得受理。此次IPO,联合动力计划募集资金约48.57亿元,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和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其中,超过半数的募资金额将投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项目,凸显了联合动力对下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重视。

天眼查数据显示,联合动力由汇川技术直接持股94.5%,为其控股子公司。联合动力的前身是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021年,汇川技术将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资产全部划转至该公司。2023年,苏州联合动力发起股改,并通过两次增资,引入了联益创投和联丰投资。

凭借与一众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合作,联合动力在市场份额上也名列前茅。招股书引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联合动力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电控产品份额约为11%,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驱动总成产品份额约5.9%,排名第四;电机产品份额约4.7%,排名第五。

然而,亮眼的业绩背后,联合动力也曾深陷亏损泥潭。数据显示,尽管营收从2021年的29.03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93.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9.63%,但净利润却迟迟未能转正,2021年和2022年分别录得-2.5亿元和-1.7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直至2023年,联合动力才实现净利润的扭亏为盈。

联合动力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报告期内连年为负,分别为-4.91亿元、-1.37亿元和-0.97亿元。为谋求增量、彻底解决亏损难题,联合动力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早在成立之初,联合动力便已布局海外市场,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2023年,汇川技术强调出海战略,联合动力才勉强找到突破口,境外收入大幅增长。

尽管联合动力的海外收入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增长,但其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在全球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业的部分零部件进口及产品出口均面临潜在的不确定性。联合动力的业务高度依赖电驱系统,电源系统业务虽呈现走高态势,但仍难以独挑大梁,且毛利低于业内平均值。

联合动力的负债率也不容乐观,报告期内公司负债率常年高于行业平均值,最高时曾达到70.42%。针对负债率高企、毛利低、深度绑定理想汽车等问题,联合动力尚未给出明确回应。

然而,凭借着对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深度押注,联合动力还是顺利走到了IPO的关口。这背后,汇川技术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朱兴明功不可没。2016年,朱兴明将新能源汽车业务列为汇川技术的四大战略业务之一,并提出了“双王”战略。即便在2019年业绩短期承压,净利润同比下降18.42%时,朱兴明也未曾放弃,坚定表示要将汽车业务进行到底。

朱兴明的这种坚持和魄力,或许与他早期的华为工作经历有关。作为湖南岳阳人,朱兴明曾在华为电气和艾默生公司担任高层管理人员,因深感中国变频器市场的困境,决定离开艾默生,创立汇川技术,致力于自主研发国产变频器,推动国产替代。

经过20年的发展,汇川技术已成为国内工控行业的领军企业。2010年,汇川技术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朱兴明也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朱兴明及其女儿朱瀚玥以190亿元的财富排名全球富豪榜第1181名,位居湖南岳阳榜首。如今,随着联合动力的分拆上市,朱兴明将迎来事业上的新篇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