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商年货节,商家投放困境:流量贵,品效难收,何处寻增量?

   时间:2025-01-04 03:05:27 来源:砍柴网作者:砍柴网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市场营销的浩瀚宇宙中,一句源自美国百货业先驱约翰·沃纳梅克的经典名言,至今仍让无数商家心有戚戚焉:“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步入2024年,这句箴言似乎更加掷地有声,尤其是在年关将至,“年货节”烽烟再起的时刻。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消费者对于糖果、酒水、礼盒等年货的搜索与讨论热度空前高涨,电商平台数据清晰地勾勒出这一年度消费盛宴的轮廓。然而,对于商家而言,这片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量成本飙升,增量市场难寻,品效合一的理想状态愈发遥不可及。

李美华(化名),一位经营线上童装店的商家,她的经历成为了众多中小商家困境的缩影。她回忆道,抖音与快手这些新兴电商平台曾一度是流量洼地,自然流量充裕,但好景不长,如今流量几乎全需自费购买,且价格逐年攀升。她的店铺ROI维持在1:2左右,即每万元投放能带来两万元销售额,但这并不足以覆盖所有成本,包括产品成本、人力开支、仓储费用及运费险等,更别提潜在的退款退货风险。面对年初至今已亏损约三百万元的账目,李美华无奈表示,若情况无好转,或将选择撤店。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今年以来,从“5金冠”网店“少女凯拉”的失联,到欧莱雅旗下NYX彩妆品牌的撤退,再到知名女装“罗拉密码”的停播闭店,一系列事件无不透露出流量焦虑的严峻现实。商家们发现,即便是ROI达到1:4的爆款产品,盈利空间也日益狭窄。

流量成本的上涨,根源在于供需失衡。随着互联网普及率接近80%,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11亿大关,电商市场的增量空间被极大压缩。商家们不得不为争夺有限的用户付出更高昂的代价,导致流量费用居高不下。与此同时,电商平台自身也面临着增长瓶颈,自2021年起,阿里与京东相继放弃了“双11”期间的成交额大屏,转而聚焦于更加细分的亮点数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新的流量增长点成为了商家们的共同课题。腾讯视频号,依托微信生态与相对克制的商业化策略,被视为潜在的机遇所在。2023年,视频号月活用户达9亿,日活用户4.5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54分钟,带货GMV实现三倍增长,订单量大增244%以上。然而,当电商大盘全面转向存量竞争,视频号能否为商家带来实质性的转化与增量收入,仍充满不确定性。一位玩具商家辰哥表示,视频号用户群体中老年用户占比较高,网购能力有限,反而增加了售后压力,且多渠道比价下,最终成效并无显著差异。

面对品效合一的难题,电商平台也尝试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商家减负。从淘天取消天猫年费、优化退款条款,到拼多多推出“百亿减免计划”,再到京东“春晓计划”的升级,以及抖音下调保证金等举措,电商平台在降低开店成本与流量推广费用上做出了努力。同时,借助AI技术提升广告创作效率,如阿里妈妈的百灵、万象台,腾讯广告的妙问、妙思等,旨在帮助商家突破素材瓶颈,实现智能化营销。

然而,这些举措并未触及到商家最核心的痛点——高昂的流量推广费。以淘天为例,尽管开店费、工具费占比不高,但流量推广费普遍占比20~30%,甚至更高,成为商家难以承受之重。一位商家坦言,高昂的流量成本已严重压缩盈利空间,过去常见的20~40%利润率如今已成为奢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将到来的“年货节”对于商家而言,无疑是一场考验。投放广告,可能面临高昂成本带来的亏损风险;不投放,则可能错失销售良机,陷入“不投放死,投放也死”的困境。商家们在这场流量争夺战中,如何找到平衡点,实现品效合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商家们纷纷寻求新的出路,有的转向社交媒体和内容营销,试图通过内容吸引用户;有的则深耕细分市场,打造差异化产品,以避开激烈的流量竞争。然而,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商家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在这片红海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位商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生存与发展的故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但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是电商市场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于整个电商行业而言,如何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为商家创造更加公平、健康的竞争环境,实现平台、商家与消费者共赢,将是未来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与解答的课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