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被断言“没有500亿做不好”的机器人赛道,车企竞相押注

   时间:2024-12-24 12:18:54 来源:蓝鲸新闻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企业正逐渐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领域——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这一跨界趋势不仅吸引了特斯拉这样的行业巨头,还促使广汽、小鹏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和奇瑞等多家车企纷纷涉足其中。

特斯拉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早在2021年8月,特斯拉便首次提出了人形机器人的概念,并在次年9月展示了其原型机。2023年3月,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首次展示了稳定的步态行走与双手抓取动作,随后又在同年12月发布了Optimus 2代,实现了在稳定性、灵活度、速度和轻量化等方面的提升。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多次强调,Optimus机器人项目将比其汽车业务和FSD更有价值,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越人类,达到100亿至200亿。特斯拉计划年产10亿台人形机器人,占据市场10%以上的份额,预计每台机器人的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左右,售价则为2万美元。

在特斯拉的引领下,其他车企也纷纷加入到人形机器人的竞争中。今年11月,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新AI人形机器人Iron,该机器人以真人1:1的比例打造,身高178厘米,体重70公斤,拥有62个全身主动自由度和15个手部可动自由度。而长安汽车则在广州车展上宣布,将在机器人领域开展类人机器人、汽车生态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布局,并计划在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比亚迪同样不甘落后,其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已开发完成工艺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等产品。

尽管前景广阔,但车企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资金问题尤为突出。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曾断言,没有500亿的投入,很难做好AI机器人。这一数字远高于此前业界对造车门槛的估计。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也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链不成熟,成本高企,还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量产,因此非常“烧钱”。

除了资金问题外,车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也面临考验。人形机器人需要模拟人的动作,手关节等机械结构特别复杂,设计周期长,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投入。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理解语言、做出反应和动作。这些都需要高研发投入和长时间的技术积累。

市场竞争也在加剧。目前,除了车企外,还有众多机器人主机厂商和科技大厂也在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例如,Figure、Agility、智元、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主机厂商,以及英伟达、谷歌、Open AI等科技大厂都在积极研发人形机器人。华为更是于今年11月宣布与16家合作伙伴签约,推动具身智能应用落地,其中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方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