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关于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的突破性发现,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成功获取了人类历史上首份关于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的磁场信息,填补了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这一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完成,并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据该团队介绍,他们通过对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了月球背面在约28亿年前的磁场信息,这为研究月球磁场演化以及探索“月球磁场发电机”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以往的认知中,月球在42亿年前至35亿年前期间存在相对活跃的磁场,其强度接近现今地球磁场水平。然而,在约31亿年前,月球磁场急剧下降,并一直处于低能量状态。尽管此前已有关于月球古磁场强度的数据发表,但这些数据主要集中在30亿年前,对于月球磁场中晚期的演化情况,科学界一直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
在这次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对4颗毫米级的玄武岩岩屑样品进行了深入的磁学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月球磁场在约28亿年前发生了反弹,这与之前学术界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现有的月球磁场演化模型,也为未来的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这次的研究还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古磁场的时空分布情况。由于月球背面的地质构造和演化历程与正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其磁场信息对于理解整个月球的磁场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人类对月球古磁场的认知,也为未来的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