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月球探索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通过分析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集的样本,揭示了月球磁场强度在约28亿年前的一次显著反弹。这一发现与以往科学界普遍认为的月球磁场在约31亿年前急剧减弱并长期保持低能量状态的观点大相径庭。
这项研究成果是人类首次成功获取月球背面的古磁场信息,它不仅为我们理解月球磁场的演化历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锚点,同时也为探究月球磁场“发电机”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设定了关键约束。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
地球的液态外核中导电流体的运动产生的磁场,如同一把保护伞,守护着地球免受宇宙射线的侵袭,维护着地球的大气和水等生命所需的条件。月球在遥远的过去也曾拥有类似的磁场“发电机”。因此,探索月球磁场“发电机”的演变历程,对于揭示月球的内部结构、热历史以及表面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比不同的磁场“发电机”模型模拟结果,嫦娥六号带回的玄武岩记录的古磁场强度与基底岩浆洋模型产生的场强最为吻合,但也不能排除进动“发电机”的贡献。同时,其他机制,如内核结晶,也可能为月球的磁场“发电机”提供了额外的能量。
《自然》杂志的审稿人高度评价了这项研究,认为它极具原创性,研究团队对人类首次获得的月球背面玄武岩进行了严谨的古地磁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另一位审稿人则指出,这篇论文报告了月球古磁场在阿波罗和Luna任务未涉及的独特时间和地点的测量结果,填补了月球古磁场记录中长达十亿年的空白,并首次提供了来自月球背面的古磁场数据。这项研究无疑具有历史意义,为我们重新认识月球磁场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