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服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新锐品牌与传统巨头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在悄然变化。在这场变革中,美国的HOKA和瑞士的On昂跑等品牌凭借超过30%的增速迅速崛起,而一些传统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却陷入了瓶颈。
从最新财报数据来看,HOKA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了34.7%,达到5.71亿美元。On昂跑在第三季度也表现出色,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2.3%,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其中亚太地区更是实现了惊人的79.3%的增长。与此同时,萨洛蒙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到三季度末已拥有165家门店,年底有望达到200家。
中国品牌在这场变革中也展现出新的活力。安踏集团上半年鞋类收入大涨18%,达到146亿元,特步的跑步品类销售也同比增长了25%。相比之下,传统巨头耐克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则相对低迷,营收同比下降10%,净利润也下降了28%,其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减少3%。
然而,在市场的繁荣之下,运动鞋代工厂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许多工厂不得不以零利润接单,只为了维持工厂运转和工人工资。一双售价500元的运动鞋,工厂的利润可能仅有10元,这种断层式的利润分配揭示了整个产业链的结构性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采访了在广州深耕鞋类供应链的顾问Justin Liang。他见证了运动鞋从“运动属性”到“日常穿搭”的风潮演变,并在大品牌、独立厂牌和代工厂之间辗转。Justin从工厂一线视角揭示了三个重要现象:
首先,利润微薄甚至“零利润接单”成为常态。许多工厂超过90%的订单来自单一品牌,一旦库存积压或销售下滑,工厂就会受到沉重打击。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使得许多工厂被迫以零利润运转,只为维持基本开支。
其次,运动鞋技术创新陷入停滞。近十年来,运动鞋的技术创新大多是渐进式的材料更换和配色调整,突破性产品极为稀缺。Justin以自己参与的一款耗资百万的“拉链鞋”为例,探讨了创新为何屡屡在市场碰壁。
最后,消费需求“去运动化”,市场趋于多元化。居家办公和舒适风潮改变了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人从运动鞋转向拖鞋和居家鞋。运动鞋市场正在经历“去中心化”的分流,再加上国潮品牌的低价竞争,整个行业正陷入恶性循环。
Justin的观察颠覆了我们从财报和市场数据中得到的直观印象。运动鞋市场看似风光,但制造业已在悬崖边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现象,我们摘录了部分访谈精选:
杜秀:你觉得最近这个行业有什么比较大的变化或趋势吗?
Justin:最大的变化就是街头风潮和由此延伸的运动鞋风潮。无论疫情前还是疫情后,市场的核心趋势都与街头风潮密切相关。早在2012年之前,市面上的主力鞋款主要是时装鞋和皮鞋,运动鞋主要用于运动而非日常穿着。但从2012年开始,随着街头文化的兴起,运动鞋逐渐成为主力鞋款。
杜秀:专业人士如何评价一款鞋子的创新?
Justin:从行业技术角度看,一款鞋子的产品力首先体现在功能上,而功能通常通过材料创新来实现。比如Ortholite泡棉的抗菌和耐踩特性就是一次技术创新。评价创新时,我们首先看材料,如鞋底能否设计出不同密度;其次是结构创新,如从胶水粘合升级到模块化组合设计。如果只是在配色上做文章,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创新。
杜秀:一双运动鞋的成本结构是怎样的?
Justin:一般来说,面料成本占30%-40%,模具和配饰部分占30%左右,辅料和生产环节的人工成本、运营费用等占剩余部分。代工厂的利润一般只有5%-10%,但在实际中,很多工厂为了接单已将利润压缩到接近于零。
杜秀:一双零售价500元的鞋,品牌方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Justin:一双零售价500元的鞋,品牌方的出厂成本大概是100元左右,而代工厂可能只赚10元。这500元中,至少有300元被中间环节吃掉,包括渠道费用、广告费用和品牌运营成本。
杜秀:转移到海外市场是否更有机会?
Justin:海外市场确实有一定优势,特别是汇率差异。但国内市场的问题是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太高,心理价位多在300元以下。品牌方为了竞争必须压低售价,进一步压缩代工厂的利润空间。
杜秀:疫情之后运动鞋需求不是大幅上涨了吗?为什么行业感受还是这么差?
Justin:疫情初期,居家办公确实推动了运动鞋需求增长。但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需求逐渐转向更舒适的鞋款,传统运动鞋市场逐步恶化。市场虽然变大,但并未真正帮助传统运动鞋品类增长。
杜秀:制鞋行业内部有没有“鄙视链”?
Justin:肯定有,手工皮鞋无疑是金字塔顶端。再往下是女装高跟鞋品牌,如Jimmy Choo。运动鞋虽然技术水平不低,但相对于手工皮鞋和高跟鞋仍有一定差距。板鞋如匡威则技术含量更低。
杜秀:有没有哪双鞋或项目让你特别骄傲?
Justin:我们曾做过一款意大利品牌ACBC的鞋子,它颠覆了传统设计,鞋面和鞋底可以分开,通过拉链连接。这款鞋在外观上非常美观,功能性也有突破。但遗憾的是,由于鞋楦太窄不适合亚洲人脚型,最终市场反响不佳。
杜秀:如果现在有机会重新启动这个项目,你觉得还有可能成功吗?
Justin:已经没有机会了。中国消费者选择太多,一旦试穿不合适,产品就失去了机会。而且试错成本太高,大公司很难再冒险尝试。
杜秀:耐克等品牌是如何挑选和分配代工厂和生产线的?
Justin:通常大品牌会把最精英的生产线集中在一两家工厂。这些工厂负责开发和生产顶级款式,如AJ联名款和NBA实战球鞋。而普通大众款则可能在其他工厂生产,质量和工艺要求相对较低。
杜秀:炒鞋现象现在是不是减少了?
Justin:确实减少了。疫情之后,很多人失业或经济压力增大,不再愿意为限量款鞋子付出高价。而且鞋厂生产也受到影响,无法正常交货。
杜秀:电商对传统品牌造成了冲击吗?
Justin:以Vans为例,疫情期间Vans直接进入电商领域,几乎把经销商逼到了绝境。现在Vans在抖音和天猫开设旗舰店,价格比经销商还便宜,导致经销商不再愿意采购其产品。
杜秀:不同品牌的选择有何不同?
Justin:玛莎百货专注于中老年市场,强调经典款和稳定性,但最终证明这种策略行不通。Vans则通过快速更新SKU和不断创新来保持竞争力。而斯凯奇则通过性价比和舒适性在中老年消费者中占据一席之地。
杜秀:斯凯奇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Justin:斯凯奇将成本和功能结合得非常完美,虽然审美上稍显不足,但穿着舒适且价格实惠。它专注于500-800元价位段,与耐克等高端品牌形成互补。
杜秀:运动鞋行业还有创新空间吗?
Justin:材料创新空间无限,但工艺方面已很难有大的突破。现代工业流程已相当成熟,难以再有革命性进步。许多鞋厂因无法降本增效而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