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第十四条正式在法律层面赋予学校对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进行管理的权力,其中提到,“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严禁带入课堂。”此事很快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其实,早在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也就是说,“禁止带手机进校”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应该看到,现实中很多家长、老师确实苦孩子痴迷手机游戏久矣,如今有了相关规定,就能让老师和家长在约束孩子方面有了更名正言顺的理由。这也是该项条例得到很多网友点赞的原因。
有网友提到,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一概而论可能未必恰当。事实上,《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也没有做“一刀切”的规定,其中提到,“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学校应当在公共区域设置公用电话供中小学生应急联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条例针对的重点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频繁查看手机信息、不节制地玩游戏,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带来社交压力,甚至引发焦虑等情绪。不过,要解决带不带手机的问题,不能单靠一纸禁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个大题目,而处在互联网时代,手机所代表的智能技术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要让同学们完全不接触、不使用,显然是不现实的。
正如常说的那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带不带手机,对教育管理是一个大考验。既要让科技有利于青少年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又要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新时代教育管理责任之所在。
必须承认,未成年人自制能力弱,确实很容易被手机分心,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可能性更大,适度加强对使用手机的管控可以理解。但一个教育常识不能忘记,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永远比简单粗暴的严防死守好。
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都需要更智慧、更耐心地处理和引导,这也是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有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其中的利弊,才有可能真正配合家长和老师。
总之,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标准答案。真正可取的方式,大概还是从“心”出发。比如,家长能不能在平时多陪陪孩子,学校能不能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课余活动,让孩子们的“心”不会被手机占据太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