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美苏争霸期间,苏联曾经往地下钻孔一万多米,有什么收获?

   时间:2024-11-03 20:02:58 来源:历史长河的咸水鱼作者:周伟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地球上有两个超级国家,苏联和美国。

这两个超级国家为了争霸,无所不用其极,什么都可以进行竞赛。

从军队数量到核武器数量的竞赛,从太空的竞赛到地球内部的竞赛,只有我们想不到的竞赛,没有他们做不出的竞赛。

比如苏联为了显示自己对地球内部的探索能力,在当时苏联北部的科拉半岛地区开展了一个钻探项目。

这个项目打算钻探到地底下15公里(15000)的距离,以探测到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交界处)为目的。

当时成立这个项目的时候,苏联还有一个超级牛的口号:挖穿地球!

这个科拉超深钻孔项目从1970年开始启动,一直持续到1994年,钻探深度最终达到了12262米。

后面因为苏联解体,继承的俄罗斯资金短缺而暂停了这个项目。

科拉超深钻孔是以当时苏联的整个国力支持,耗资巨大,虽然只是冷战的一个争霸项目之一,但是也有很令人惊奇的发现。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按照横截面来看的话,大概可以分为地壳(crust)、地幔(mantle)和地核(crust)三个部分。

地球土地表面到地下33公里处称为地壳,地下33公里到2900公里处称为地幔,地下2900公里到6371公里处称为地核。

当然三个部分也可以再进行细分,如下图所示。

这些部分的划分其实是人类科学家硬生生分出来的,实际情况应该更复杂,每个部分的交界也不是那么的清晰。

地壳和地幔之间就被称为“

莫霍洛维奇间断面

”,简称莫霍面。

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探索莫霍面,因为根据理论来看,地壳的厚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平均厚度虽然为33公里,可是最薄的地方是17公里。

可是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在动用了如此多的资源情况下,也只钻到了12262米,只有12公里多一点点,当然是看不到地幔与地壳交界处的情况的。

科拉超深钻孔不得不停止的原因,除了苏联解散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到了底下12000米的深度之后,温度达到了180摄氏度,远远比科学家们预测的温度要高。

这就导致再好材料的钻探头也无法在这样的高温下继续往下钻孔。

于是在1994年之后,科拉超深钻孔停止了往下钻,可是对于钻孔的研究一直持续到了2006年。

科拉超深钻孔的收获

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分层,是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知识来进行假设和划分的,并没有人真正见过地幔长什么样,地核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科拉超深钻孔对于地球内部结构或者对于地震的研究还是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的。

科拉超深钻孔也并非一无所获,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还是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1)在地下6000多米的地方发现了微生物浮游生物化石和水的存在。

这超出了人类当时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知。

或许在地球内部也有比较繁华的生物种群存在;在地球内部氢和氧也许可以直接生成水。

2)在地下9000米深处发现了矿石含金品位80克每吨的超级金矿层。

要知道,金矿并不是挖起来就是金子,而是以金在石头里面的含量多少来看的。

凡是每吨金的含量超过4克每吨的金矿就具有开采价值,地球上很少有超过10克每吨的金矿场。

地球上最大的金矿场是南非的兰德金矿区,该矿区里最大的矿石含金品位为20克每吨,平均矿石含金品位是7克每吨。

科拉超深钻孔里发现的80克每吨的超级金矿层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

可惜,以人类现在的技术,根本没有办法开采,知道了也没有,只能干瞪眼。

科学家估计,地球的黄金含量大概是地球质量的一亿分之一,也就是有60万亿吨左右,按照现在人口的数量,每个人可以分到7900多吨黄金。

人类只是往地下挖到了12公里就发现了不少突破人类认知的东西,那么再往下还有什么呢?

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上的资源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是非常丰富的,以现在的人类技术来说,地球上太多的资源也是无法开采使用的。

从娱乐的角度来看,科拉超深钻孔也有新的发现。

比如证明了地球内部没有地心文明,地下12公里都超过180摄氏度了,更深的地方只会更热,没有什么生物能在如此高温的底下生存。

另外地下应该也没有地狱,地底下只是有很多矿,并没有地狱。

当然,很多小说家可以以此为开局,写很多魔幻的小说。

也不知道,我若是以此为题写小说的话,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开玩笑的)。

总之,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还很少很少,地球依然有非常多的未知等着人类去探索。

而现在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却整天想着怂恿别的国家打仗,把别的国家搞得内乱,不再想着科技发展,只是想着金融收割全球,真的很可笑。

喜欢的话就点个关注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