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澜
11月3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学术大会暨工程建设标准科技创新奖颁奖会议”在成都召开。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城镇、小区、社区、住房新建、扩建、管理的标准应有着怎样的变化?记者在会议现场注意到,会议发布的住建系统4项“技术导则”获得了各方的热议和积极反响。
会议现场
完善住房功能、优化住房性能
记者获悉,这4项“导则”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联合多家单位研编,旨在推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点工作“四好建设”的部署。
其中,《好住房技术导则》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成套住房的设计、建造、运维。
《好住房技术导则》体系构建
《好小区技术导则》体系构建
“导则”充分体现好房子“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基本内涵,从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能便捷、安全耐久、和谐美好方面,完善住房功能,优化住房性能,全面提升住房品质。
“导则”技术内容突破单一设计维度,充分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适老化和适幼化及全龄友好、可持续住房建设、信息技术更新迭代、新型建筑工业化、物业服务精细化等重要发展趋势。同时,在解决住房质量通病和现实痛点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体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内容。
《好社区技术导则》体系构建
《好城区技术导则》体系构建
注重无障碍通行和公共卫生间配套
《好小区技术导则》适用于城镇小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工作。
“导则”强调全龄友好设计、为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适宜的活动空间和配套设施,注重无障碍通行和公共卫生间配套。系统化防灾减灾设计,融合海绵城市理念,增强小区排水和防涝能力。
同时,构建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提升服务便捷性、全面覆盖性及即时响应能力。强调“互助协作、和谐共管”的小区环境营建理念,建立志愿管理机制,动员居民参与小区管理。
会议举行向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赠书仪式
打造宜居、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好社区技术导则》适用于城镇社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工作。
“导则”通过为居民提供更便利、更人性化的设施服务,打造宜居、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空间。同时,从环境、设施、治理等多角度入手,增强社区防范能力、应对能力、恢复能力等,全面提升社区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导则”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社区基础设施和居民日常生活的智慧化。通过综合环境整治、举办文化活动、完善社区治理等,加强邻里间的互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实现和谐、美好的居住家园。
结合城市体检发现急难愁盼问题
《好城区技术导则》适用于设市城市城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工作。
“导则”重点关注居民可感知、可量化的技术指标与方法,特别是结合城市体检工作中发现的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从而引导人居环境的宜居、韧性、智慧、人文水平提升。同时,“导则”统筹空间治理单元,标准以“城区”为单元,搭建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建设-评价-治理”工作链条,为空间治理与社会治理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四川建科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