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周智宇
曾经,进口百万豪车作为身份的象征,被诸多消费者追捧。尤其是保时捷、大奔、宾利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令百万豪车也难逃衰落的命运。去年以来,不少百万级的超豪华品牌销量遭遇暴跌,紧接着便是降价保量。
体现在数据上,9月汽车进口为5.5万辆,同比下滑20%。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保时捷、法拉利、玛莎拉蒂等同比两位数下滑,甚至玛莎拉蒂9月份只卖出不到50辆。
叠加近日“三色雨布遮迈巴赫”事件,一时间,豪车们曾经代表的光荣与梦想不再,转变成了愤怒与嘲笑。
几年来,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价格战和性价比之争在每个细分市场上演,百万豪车玩家们躺着赚钱的日子不再,他们也要调整预期,并思考新的出路了。
逆风
百年汽车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变革,每一个细分都在被颠覆。百万豪车也遭遇着逆风,从神坛跌落。
作为在国内销量最高的百万级豪车品牌,保时捷最为典型。
去年,保时捷在中国卖出了79283辆新车,同比下滑了15%,这还是以价换量之后的结果。
到今年,保时捷的价格就接连跌破防线。今年年中,“保时捷只卖40多万”是行业对其陨落的判定;最近,“保时捷不到40万元”的消息传出,又让其沦为80万级别的小米SU7 Ultra量产版的对照组。
不过,降价之后,消费者也没有买账。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中国的销量同比跌去三成,为43280辆;好在欧洲等市场有着较为不错的增长,才没让品牌整体销量没有下滑太多。
保时捷的命运并不是孤例。根据乘联会数据,9月汽车进口为5.5万辆,同比下滑20%,环比下滑27%。
具体到品牌,销量最高的是宾利,同比下滑7%至229辆;其他像法拉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迈凯伦等品牌,不少同比下滑均在两位数。甚至劳斯莱斯、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迈凯伦进口销量分别为45辆、38辆、26辆、7辆。
百万豪车们纷纷陨落,一方面是国产新能源品牌纷纷崛起,另一方面是当下的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两方面因素叠加,消费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最近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开启预售,81.49万元的预售价让很多人感慨“不努力只能开BBA了”,一线冲浪的雷军赶来回复,“不要迷信BBA,国产品牌正在崛起”。
与上面不少传统豪车两位数的销量形成对比的是,比亚迪仰望每月稳定有几百台的销量;价格已经能赶上当前保时捷价格的问界M9、享界S9等车型,也是动辄就有数万的订单;而刚刚跑步入场的小米SU7 Ultra,10分钟就小订超三千。
这些品牌的崛起,不仅让消费者看到国产新能源品牌的技术实力,也被新能源品牌重新教育。当每一项功能的价格开始变得透明,愈发理智的消费者们也不愿意为傲慢的、陈旧的品牌叙事买单了。
更何况,在中国用户感受汽车行业聚变之时,这些百万豪车品牌们也并没有提供用户们需要的新鲜感。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颠覆汽车行业大变局中,百万豪车也难以成为幸运儿。
自救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超豪华品牌们也在做出调整,以度过这个寒冬。
保时捷在7月就下调了2024年的销量预测。最近,在三季度营业利润下降41%之后,保时捷又计划做出一些改变。
10月27日,保时捷首席财务官卢茨·梅施克(Lutz Meschke)表示,预计2025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将停滞不前,保时捷将大幅削减其本地经销商网络。另外,保时捷还计划到2030年削减数十亿欧元的成本。
当然,保时捷不止降本过冬,还积极加入中国车企们卷得正酣的战局。最近,有消息称保时捷中国正在扩建研发团队,计划补齐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方面的能力。
曾在电动化技术上领先,成为其他车企对标对象的保时捷深知,唯有加入战局,才可能一直在牌桌上。
也有不少车企加速了自己的转型步伐。阿斯顿·马丁宣布“RacingGreen”战略,计划2025年推出首款纯电车型;一直在电动化方面不太积极的法拉利则在销量暴跌之后,也突然加快了步伐;法拉利最新的计划是,首款纯电车型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发布。
而迈凯伦,则坚持2030年之前都不会推出纯电动超跑。迈凯伦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莱特斯认为,目前的纯电跑车并不成熟,现在的电池技术会导致纯电跑车重量过大,影响车辆的操控。
只是随着中国车企进军百万豪车市场,这些进口百万豪车曾经引以为傲的动力性能,酷炫的设计也逐渐被赶超,中国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丰富,他们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诚然,这些百万级的豪车品牌的品牌力和财力都不容小觑,他们当前选择战略性防守,准备之后再与开始崭露头角的国产豪车品牌们对抗,但如果迟迟不能给出更强悍的产品,曾经的荣光也会随之退去。
没有什么不可撼动、不可改变。曾经,这些豪车们站在群山之巅,一举一动都被关注。如今,风头被中国品牌抢去,只能间歇看到这些豪车陨落的消息。
一个时代会落幕,另一个时代已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