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
中国航天史迎来第5次“太空会师”
●第五次“太空会师”
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女)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会师。新华社发
●首次“太空会师”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乘组陈冬、刘洋(女)、蔡旭哲完成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
●第二次“太空会师”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入驻“天宫”,与神舟十五号乘组“胜利会师”。
●第三次“太空会师”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六号乘组完成第三次“太空会师”。
●第四次“太空会师”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入驻“天宫”。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均为“80后”。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F”)托举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将载有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的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我国2024年度两次载人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历时约6.5小时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10月30日12时51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均为“80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中,宋令东、王浩泽为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90后”,蔡旭哲是二度出征太空的“70后”。此次“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其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记者获悉,多项科技力量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神十九航天员乘组的太空旅程保驾护航。
揭秘 1
改进十余项技术状态长二F火箭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获悉,长二F火箭是我国现役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素有“神箭”美誉。自执行“神十二”发射任务起,长二F火箭就采取“发射1发、备份1发”以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加上“双保险”。
面对常态化快节奏发射,型号队伍在确保发射可靠性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发射场流程,将长二F火箭“发一备一”发射场流程从空间站建造初期的49天压缩到35天。
经过空间站建造以来一次次任务的不断积累,本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待命箭不测试的全新测发模式,将发射场流程进一步压缩至30天。本发火箭还进行了十余项技术状态改进,进一步提升火箭可靠性。
载人运载火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比其他运载火箭增加了逃逸系统。在火箭发射升空阶段,一旦出现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大故障,逃逸系统就会按指令点火工作,在2秒左右的时间内,迅速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舱体带到2千米至3千米以外的安全地带,帮助航天员安全逃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魏威介绍,在本次任务中,长二F火箭研制团队对逃逸系统进行了持续的技术改进,让长二F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始终保持在国际前列水平,并在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设计改进中,不断接近绝对安全可靠这一终极目标。
长二F火箭发射载人飞船状态全长58.3米,起飞重量497吨,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直径3.8米,在火箭顶部带有逃逸飞行器。
未来几年,长二F火箭将继续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神舟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后续,型号队伍将围绕箭上设备产品化工作等方面开展技术提升,为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揭秘 2
优化轨道舱产品和布局神十九装载空间增加20%
作为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飞船采取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三舱结构布局,共有14个分系统。记者获悉,与以前相比,此次神舟十九号的装载空间增加了20%。
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神舟飞船是我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格的航天器。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返回。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实施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2022年11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交会对接,拉开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序幕。
在此次神舟十九号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团队通过轨道舱产品和布局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上行载荷运输能力,装载空间增加了20%,为航天员等相关系统携带更多有时效性要求和临时需求物资提供了条件。
据介绍,此举有助于推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以及后续新批次飞船的持续改进,逐步提升飞船的上下行载荷运输能力,将为中国空间站长期运营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在轨支持。
神舟十九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的第4艘载人飞船,执行我国第14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揭秘 3
地面“待机”半年 飞船锂离子蓄电池基本“满格”
神舟十九号是神舟十八号的应急救援待命船,此前,神舟十九号的锂离子蓄电池已在地面“待机”半年。在发射前,神舟团队对神舟十九号电源产品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有研制人员表示,“如果将锂电比作一个人,目前其处在巅峰状态。”
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开始,神舟飞船的主电源储能电池就从镉镍蓄电池升级为锂离子蓄电池,单组电池扩容达到30%以上,同时新增了更为精准的充电分流控制模式,安全控制策略自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相比其他航天器,神舟飞船电源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有单船飞行时的大负载自主供电,有遮挡严重和光照条件较差时接受空间站的并网供电,有返回途中的安全供电,还有故障时的应急供电等。
神舟飞船电源分系统研制人员解释,锂电比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无记忆效应,在应对复杂工况时,无需开展特殊的在轨维护工作,且相比镉镍蓄电池,锂电能量保持能力更强。
因此,太阳帆板基本可以处于停转状态,这也间接减少了机械结构的损耗,使其可以更好地承受空间站常态化运营阶段各种复杂的外部力量,有益于确保电源的健壮性。
实际上,在神舟十九号发射前,神舟团队也对神舟十八号电源产品开展了在轨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尽管已经在太空“上岗”半年,锂离子蓄电池的性能,与入轨初期几乎没有改变。
在检测神舟十九号的锂离子蓄电池时,研制人员重点比对了锂离子蓄电池在出厂、进场及发射三个阶段的数据,发现电池状态与刚出厂时的性能基本没有差异。
揭秘 4
我国空间站六舱(船)均配备“太空天路”中继终端
在神舟十九号飞船飞向太空、前往中国空间站的数小时里,其测控和通信均是通过中继终端与中继卫星共同搭建的“太空天路”来完成的。
这条信息快速路不仅实现了飞船与地面通信的畅通无阻,更保证了地面测试人员能够实时掌握飞船的飞行状态,确保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抵达“太空之家”。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载人航天任务团队负责人介绍,在目前的中国空间站任务中,我国空间站六舱(船)均配备了该团队研制的中继终端。
神舟十九号飞船的天线网络也尤为重要。如果将神舟十九号飞船的天线信号通路系统比作铁路运输系统,那么一路路信号就是火车,天线网络更像是火车轨道和火车站调换轨道的道扳,全通道保证10余副天线的信号接收和发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神舟十九号飞船天线网络研制负责人介绍,神舟十九号飞船的天线网络共由USB天线网络、VHF天线网络、GNSS天线网络三部分组成。
当飞船的通信信号要通过天线网络时,首先要对信号进行分路或合成,并对信号的杂波进行过滤,然后转换为可接收或发送的信号。其中,GNSS天线网络还将在航天员乘组返回地面时发挥关键作用。
揭秘 5
舱门快速检漏仪成为载人航天器“必需品”
在空间站任务中,航天员要从神舟十九号飞船进入到空间站,其间要经历多次穿舱活动,都需要打开和关闭舱门。维持航天员在舱内生存的气体不能泄漏,精准快速检测舱门的密封性至关重要。
舱门检漏仪的作用就是检测神舟飞船的舱门是否达到了密封状态,它通过内部的核心传感系统,感受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舱门是否关闭完好,并向航天员提供“舱门已关好,可以脱航天服”的指令。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获悉,早期的神舟飞船是整舱加压,通过检测整舱舱压变化来判断舱门的密封性,这种方法虽准确可靠,但耗时长。
在这一背景下,该所研发的舱门快速检漏仪进行了优化改进,实现了对神舟飞船舱门和对接面的快速准确检漏,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目前,舱门快速检漏仪已经成为载人航天器的“必需品”,为航天员舱内活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为载人航天器保驾护航。
揭秘 6
事关生命安全 密封件必须100%确保质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承担了“神舟”“天舟”飞船舱体密封,以及空间站静密封件和抗静电密封件、航天员舱外航天服手套组件、主气密层等动静密封件的生产任务。
这些产品事关航天员生命安全,必须100%确保质量。据四院研制人员李杰介绍,一个舱门抗静电密封材料就有近20项考核指标。密封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静电吸附,产品已成功经受了地面8万次的疲劳试验,并通过低压(真空)、高低温、失重等环境试验,实现了我国舱外服主气密层由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例如,四院研制生产的航天服连接处,密封件能够耐受空间环境,既确保密封严丝合缝,又确保航天员的关节活动灵活自如。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执行舱外任务时,二氧化碳吸附盘能吸收航天员在航天服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确保浓度在允许范围内。四院相继攻克高效无毒配方、高强度成型工艺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低流阻、低粉尘、高强度、高吸收率的吸附药盘。
这个小小的药盘,外形尺寸及孔位保证一致,长寿命时间不少于5年,经受了空间站安全和环境使用性验证。